骑行队在乡道上骑行
在尤溪,有这样一支骑行队伍——自尤行夕阳红骑行队,由一群平均年龄65岁、酷爱骑行的老年人组成。虽然满头银发,但他们有着一颗不服老的心,大家时常聚在一起,用车轮丈量四季美景,享受乘风而行的快乐。
◆ 安全骑行 健康养老
提起自尤行夕阳红骑行队,当是2000年前后。当时,尤溪县内刚刚兴起一股骑行热,不仅深受年轻人欢迎,也带动了一批退休的老年团体参与骑行运动。
67岁的季苏榕是骑行队的现任队长,虽接任时间不长,却是队里最早的一批成员。
老季年轻时,就是县里的文体活动明星。篮球、排球、羽毛球样样精通,一手乒乓球更是打得出神入化。退休后,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老季又爱上了骑行。
最初,老季只是和三两好友一起自娱自乐。“第一次骑车,我们从城关骑到西城都有难度,但大家却越骑越有干劲。”回忆起过往,老季十分开心,“这次骑到西城,下次骑到玉池,接下来就能骑到湆头。而且骑行对调节血压、心肺功能等都有好处,大家越骑越远,也越骑越健康。”
在骑行的路上,老季认识了许多老年骑友,骑行队伍也不断壮大。大家一合计,便在2010年成立了自尤行夕阳红骑行队,广大老年骑友从此有了自己的家园。
“我们骑行队和年轻人不一样,强度不大。大家就喜欢聚在一起休闲娱乐。春天赏花、夏天观荷,春夏秋冬的美景,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欣赏到。”59岁的周维亮是骑行队成员之一。退休前,自行车是他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退休后,骑行成了他的兴趣爱好。自从加入夕阳红骑行队,老周感觉自己找到了归属,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一转眼,自尤行夕阳红骑行队已成立近13年,历经5任队长,现有成员50名,组织大大小小的骑行活动上千场次。成员们互相照顾,处成了“一家人”。
老季是在2021年下半年接任队长的。当时,前任队长因腰椎间盘突出需要休养,希望最有经验的他能接下队长这个职务。老季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下来。在他眼里,骑行队就是一个大家庭,可不能没有家长。
“以前是参加活动,现在要自己组织活动,队里都是老年人,安全尤为重要。”老季说,“既然当了队长,就要担起这份责任。”
联系场地、规划路线、筹备物资、做好后勤……每次活动,老季总是骑在最后,确保没有队员掉队。活动结束后,老季会确认骑友们全部安全到家。
◆ 以骑为媒 广交老友
“明早漫骑三奎新城,参加的骑友8点在老张店里集合出发!”类似这样的骑行邀约,在骑行队的微信群里经常出现,群友们热烈响应,常常不多时便定下了骑行名单。
73岁的潘孝政是骑行队第三任队长,对骑行尤为热爱。尽管目前在福州居住,但一有时间,他便赶回尤溪参加骑行队的活动。
老潘与骑行结缘,缘于老友的介绍。“退休之后很不习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找不到目标,每天就是打麻将消磨时间。”老潘感慨。一次,他在去棋牌馆的路上,遇见了刚刚骑车回来的老友。闲聊间,老潘得知对方迷上了骑行锻炼,县里还有专门的老年骑行队,心动之下便跟着老友一起骑行。
这一骑,老潘便爱上了这项运动。在62岁时,他还和队里部分成员一起,历时一周从尤溪骑行至泉州,大家一路欢声笑语。
性格活泼的老潘格外喜欢交友,用他的话说,不少骑友都是自己从路上“捡”来的。其中,就包括骑行队的第四任队长罗肇禄。
65岁的罗肇禄是一名退休教师,原本一直独自骑行。虽然乐得自在,但只是在县城周边转转,无法去太远的地方。
在一次夜骑中,罗肇禄遇上了热情的老潘,在对方的盛情邀请下加入了骑行队。“一下子找到了组织,有了归属感!”罗肇禄笑着说。此外,热爱摄影和写作的他还成了骑行队的“摄影师”和“宣传员”,时时刻刻记录骑行队里的美好瞬间。
76岁的周治平是骑行队里年龄较大的成员之一,接触骑行已10年多。老周还有许多兴趣爱好,写毛笔字、拉二胡、冬泳……但在退休之初,他都是一个人自娱自乐,总觉得不是滋味。
后来,老周在朋友老梁的邀请下加入了骑行队,从此结交了一群志趣相投的好友。
“‘三人行,必有我师’,队里个个都是人才,不仅仅是骑行,大家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聚在一起还能互相学习,非常开心。”老周说。骑行之余,大家还会一起唱歌、写字、参加公益活动,他对这样的退休生活十分“上瘾”。
去年7月,老周的女儿将父亲接到上海,原本是想好好照顾父亲。没想到老周在大城市反而十分不习惯,日日想着回到尤溪与好友们相聚骑行,引得女儿打趣地说他“人在上海,心在尤溪”。这是夕阳红骑行队对老周他们这帮骑友的魅力所在。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