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军魂锻就爱心企业家
2023-05-07
作者: 肖 丹 通讯员 肖丽萍 文/图
来源:三明日报

余建然在车间查看纸制纱管产品

4月27日,走进尤溪县诚盛棉纺纸制品有限公司残疾职工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着给产品包装、卷管、封纸。

“他干活认真,学技术快,设备出了问题,他也会修,生产线交给他负责,我很放心。”车间里,61岁的公司创办人余建然指着一位听障人士夸奖道。

自工厂创办起,余建然就面向残疾人招聘,目前,已招收17名残疾员工。公司曾获评福建省福利企业先进单位以及西城镇优秀民营企业。

入伍当兵 勤学本领

1962年,余建然出生在新阳镇上井村一户贫苦农家。

“小时候,每天凌晨四五点就要起床干农活。一放学,也要第一时间到地里帮忙。不勤快点种粮食,一家人都得饿肚子。”余建然说。一边读书,一边干活,他立志要走出小山村。

在尤溪县第二中学学习期间,正值一支部队到镇里训练。“他们身手非常敏捷,三两下就爬到电线杆顶部。时值秋收,训练之余,他们还会帮农户干活。那时,我觉得当兵很光荣。”余建然回忆。

1980年冬,18岁的余建然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理想,如愿踏上了军旅征程。

在部队里,余建然相继当过通信兵、通讯兵等。间余,他还积极主动做好卫生清理等工作,因表现良好,深受领导和战友们好评,被授予2次连嘉奖、1次做好事标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1984年,退伍返乡的余建然成为一名司机,到全国各地运送肥料、粮食等物资,到乡镇跑客运,这一干就是20年。

创业有成 奉献社会

作为“中国革基布名城”,多年来,尤溪县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为上下游纺织行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各地纺织企业开始往县内聚集。

临近不惑之年时,看好纺织行业发展趋势的余建然决定创业。2003年初,他成立了尤溪县诚盛棉纺纸制品有限公司,并在城关镇水南片区租下一处占地近400平方米的厂房。

“我认识一对听障人士夫妻,靠打零工为生,生活很困难,我就聘请他们当员工。帮一个人是帮,帮两个人也是帮,所以,我相继聘请了6名残疾职工。”4年的军旅生活,培养了余建然奉献大爱为人民的情怀。

“一开始没有经验,与他们交流存在困难。我就随身携带纸笔,写给他们看。后来,我还买了手语书自学。”现场,余建然展示了几个手势语,笑道:“学会这几个动作,日常沟通是没问题的。”

工作中,余建然会叮嘱要节省用料,按照流程操作等。“有时可能是没沟通好,他们会用手指着我,一副非常生气的样子。聋哑人太苦了,满肚子的生气和委屈都没法说出来,难免脾气大。所以,再遇到意见相左的时候,我多选择退让和谅解。”余建然说。

最初采购的生产设备不够先进,生产过程都得人工操作。尤其是晾晒纸制纱管半成品时,货物很重,工人搬运得很辛苦。余建然不仅叫上妻子一起帮忙,而且每逢寒暑假时,还让两个儿子到厂里劳动。

“在生产的最初阶段,残疾员工做事效率低,余总也不责怪。生产出的产品有瑕疵,要么被投诉退货,要么货款收不回。一边遭受经济损失,一边要还债,即使这么艰难,余总也要借钱给员工发工资。”尤溪县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杨紫英说,“这么多年了,县残联从来没有接到过员工对他的投诉,他对员工是真好。”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2010年,余建然在西城镇七尺工业园建起了新厂房,占地面积15亩,残疾职工人数也随之增加了10多名。

“当时,有一家福利企业倒闭了,残疾员工失业。我新增的生产线需要员工,国家对残疾人福利性企业又有相关扶持政策,我索性把这些员工招到厂里。”余建然说。

“余总聘请残疾职工时皆签订了劳动合同,缴纳了五险,且安置残疾职工比例高,符合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因此,县税务局还成立了援企助残服务队,深入企业落实安置残疾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尤溪县税务局干部张和银说。

关爱员工 彰显大义

因新厂远离镇区,没有公交车。为了方便工厂管理以及照顾残疾职工,余建然把家从西城镇镇区搬到工厂,以厂为家,与员工们同吃同住。

目前,工厂里的8条生产线都交给残疾职工管理。工作中,余建然给予职工信任与肯定,生活中,他更是承担起了“大家长”的职责。

50岁的听障职工王兆寿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生产线管理员。在厂里工作了10多年,他攒下了一笔积蓄。2021年,其哥哥想把老家的房子拆旧盖新,但缺钱无力盖新楼,王兆寿就把自己的钱借给了哥哥。

“我带他去银行取钱时,他很高兴,觉得自己有能力帮助到家人。”余建然说,“被信任、被肯定是对残疾职工最大的尊重。”

有一次,一名员工骑摩托车外出,在路途中不慎遭小车剐碰翻入沟里。

“出事后,他用微信跟我视频,我看到他腿骨都露出来了,吓得我赶紧开车把他送去医院。他是外地人,家人赶来之前,我已经联系好主治医师动完手术了。所幸,后期经过治疗无大碍。”余建然说,“自那以后,每次他们出门玩,我都得告诫别喝酒,骑车要小心,有事一定要及时联系我。”

若有残疾员工生病了,必要时,余建然还会护送看病,并不定时通过查房或微信视频的方式,了解员工的情况。“有一次,我送一名职工去看病,掏出医保卡结账时,他看到卡里余额有几千元,震惊地朝我比画手势,问怎么那么多钱,我说是厂里给他缴纳的五险,他很开心。”余建然说,“遇到他们闹矛盾了,我和妻子还得分头去充当调解员。”

余建然夫妇对员工的照顾,家属们都看在眼里。“我儿子在这里干了10多年,每个月能赚四五千元。以前,他不会说话,找不到工作。余总心善,不嫌弃他,不仅给安排工作,吃住也安排得好好的。”70多岁的吴大爷为了表示感谢,经常带上自己种的青菜等农产品,送给余建然夫妇品尝。

“企业创办至今,余总没有辞退过一位残疾职工,没有拖欠过一分钱工资。企业残疾人安置占比又高,流动率低,是县内福利企业发展较好的一家民营企业。”尤溪县残疾人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陈海冰说。

“早些年生意还不错,但受疫情影响,一些合作企业倒闭了,货款都收不回来,仅去年就损失了上百万元。不管怎么样,还有这么多的残疾职工要赚钱养家,厂总是要坚持办下去的。”余建然说,“我今年61岁,还能再干10多年。眼下,我得把工厂继续办好,再培养一个能管理好工厂的人。”

创办福利企业之余,余建然对于家乡的公益活动更是慷慨解囊。“村里设了基金会,用于帮扶特困村民、孩子上学等,每年我都会捐些钱。此外,每年还会走访慰问患病老战友等。”余建然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