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人员正在实验室检查液体菌种的制作情况。
使用液体菌种培育的黑皮鸡枞长势喜人。
走进尤溪县天草菌物种业有限公司的智能温控出菇房,菌香弥漫,一茬茬秀珍菇长势喜人。每一天,工人们都会根据订单需求采收鲜品。
“自从企业实现了食用菌智能工厂化栽培,菇房一年四季都能出菇,没有季节之分。”企业负责人陈扬传告诉记者。这些“新鲜出炉”的秀珍菇经过分拣、包装,将陆续销往福州、南平、沙县等地。
食用菌产业是尤溪县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在省级农民创业园、省级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和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政策引领下,尤溪县食用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外从事建筑行业多年的陈扬传便是看中尤溪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前景,于2019年回到家乡西滨镇七里村,投入800万元成立尤溪县天草菌物种业有限公司。主打秀珍菇、黑皮鸡枞、黑木耳等食用菌的种植销售,同时开展食用菌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开发,菌种、菌棒生产,辅料供应等业务,通过食用菌产业带动家乡发展。
企业成立之初,作为主打产品的秀珍菇,主要采用设施化栽培。“秀珍菇对温度要求很高,只能季节性种植。生长周期在180天左右,可采摘7次,但产量不稳定,单茬产量在1-3两上下。”陈扬传介绍。虽然秀珍菇在市场上深受欢迎,但受季节限制,产量有限。
为进一步扩大产能,2020年,企业对原有菌包生产线进行改造,从原先的日产量2万袋提升到6万袋,实现年生产秀珍菇菌包300万袋,产值达613万元。
但随着产量的增加,陈扬传也充分认识到,仅依靠改造生产线是不够的。为了有效解决秀珍菇产量不均、季节性种植周期长等情况。2021年,企业投入700余万元,对秀珍菇标准化生产基地菇棚进行改造提升,新建12间智能温控出菇房,配套温控、通风、绿色防控等设备设施,达到自动化、智能化工厂化生产目标,实现了从菌源培育、菌包制作、菌筒高压消毒、生产接种、运输至出菇场、出菇采菇全流程工厂化栽培。
“基于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智能温控出菇房具有远程智能控制、标准化生产管理等功能。只需通过手机等端口,工作人员就可对食用菌生产现场气象、土壤、水源环境的实时监测,同时还能对菇房内的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等实施远程自动化控制。”王致钦是尤溪县天草菌物种业有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在他看来,工厂化栽培不仅改变了秀珍菇种植告别靠天吃饭的局面,也大幅度缩短了培育周期,实现常年高产、稳产、优产。
“除了种植模式的改变,我们还对菌种的培育方式进行调整。2021年,公司自主研发液体菌种,运用于秀珍菇、黑皮鸡枞、黑木耳等食用菌的培育,成为全县首家广泛使用液体菌种种植的食用菌企业。” 陈扬传说,“液体菌种既能提升养包时间,还能降低菌桶的杂菌感染率。我们计划根据近年来的使用情况,陆续向全县其他食用菌产业推广。”
通过菌种、配方工艺创新结合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企业为秀珍菇创造了最佳生长条件,生长周期由原来180天缩短至50天,爆发性出菇后,单茬产量也从原来的1至3两提高到5至7两,实现产量、品质双提升。2022年,企业产值达1600万元。
与此同时,企业与福建农林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三明市真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农黑2号”“天农21”等黑木耳品种试验,并同步推进秀珍菇、黑皮鸡枞菌工厂化栽培的实验生产,每年都有近百万元资金用于研发。
科技赋能,大有可为。就在2022年底,尤溪县天草菌物种业有限公司获评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眼下,企业计划建设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线,引进食用菌精加工技术延伸食用菌产业链,并投入12万元资金向福建农林大学购买《一种水溶性木耳黑色素的制备方法》专利,为企业后续发展注入科技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