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给患者换艾绒。
今年的三伏“超长待机”40天,这时节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尤溪县多家医院启动了三伏灸治疗服务,受到市民热捧。
7月11日起正式入伏。7月12日,记者在尤溪县中医医院见到,趁着刚入伏前来咨询和体验三伏灸治疗服务的市民络绎不绝。
针对各类群体的适应症,尤溪县中医医院推出了督脉灸、隔姜灸、脐灸、火龙罐、热敏灸等三伏灸康养治疗项目。其中,督脉灸是县中医医院于2016年开始施行的新技术,主要采用生姜、艾绒,对人体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穴位进行贴敷,用姜汁引药入经,能起到祛邪扶正、防病保健的作用。2019年起,该技术在县内各基层分院得到了推广、运用。
“原先一到冬天,我就手脚冰冷,还特别容易感冒。坚持做了3年的三伏灸治疗项目后,现在,我的体质改善了很多,生病次数都少了。”市民陈女士前来体验的便是督脉灸。
“目前采用的是预约形式,仅这几天预约人数就超过200人,每天可安排3批次约50人体验。通常,每年要做4次三伏灸治疗服务,每次一至两个小时,以3年为一个疗程。主要是在初伏、中伏、末伏和加强伏这4个时段里进行施灸。”尤溪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护师吴璐璐介绍。“此外,做了三伏灸后要忌口,敷贴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忌食煎炸、辛辣刺激、生冷食物,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品,以免影响疗效。”
据了解,“三伏灸疗法”是中医传统医学外治法中的一种,是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里,通过药物对特定穴位的温热刺激,促进血脉运行,疏通经络,可以预防和调理多种慢性疾病,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但三伏灸治疗项目并非适应所有人群,据吴璐璐介绍,其疗法主要针对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群体,如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哮喘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的群体,如有寒湿腹泻、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各种寒湿引起的疼痛,以及亚健康人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