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科技小院如何赋能生态茶业
2023-08-07
作者:罗 姮
来源:三明日报

编者按 茶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茶科技与人们想象的大不相同,当下,一些最新的科技成果已应用于茶园的管理与茶叶生产环节,展现出新的气象。本期刊发两篇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易志刚教授(右一)在采集茶叶并观察茶树生长情况

专家驻扎茶园

夏日的茶园绿意葱茏,景色秀美。位于尤溪县坂面镇光兴茶业的红茶科技小院里,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工系教授易志刚正带领一群大学生,通过采集茶园的土壤及气体,研究施用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碳释放和碳中和的作用。

福建尤溪红茶科技小院成立于2020年10月,由中国农技协支持,福建省科协牵头,福建省农技协、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三明市科协、尤溪县科协等单位共同创建。这个科技小院围绕尤溪茶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在茶园生态、茶叶品质、茶叶功能成分、茶叶品牌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服务,目前共有19位资深教授、专家,21名研究生入驻,也是福建省首个博士生进驻的科技小院。小院先后获评2021年“全国十佳科技小院”“2022年度福建省优秀科技小院”,并入选首批国家级支持的科技小院建设行列。

易志刚教授是福建尤溪红茶科技小院茶园生态的责任专家,目前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已在茶山上开展了近三年的研究。团队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添加生物炭等方式,有效缓解了土壤酸化情况,增加土壤肥力,使茶叶中氨基酸、水浸出物、咖啡碱等含量显著提升,实现了茶园固碳增汇,土壤环境改善,对尤溪当地生态茶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茶园碳中和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展生态茶园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作用和地位方面的研究,并通过专家教授近距离指导培训、研究生常驻等方式,强化院地合作成果转化,进一步助推尤溪茶产业发展。”易志刚说。

在专业技术团队支持下,福建尤溪红茶科技小院在茶叶品质、茶叶功能成分、茶叶品牌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效。专家团队就茶树品种在不同比例有机肥施肥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做了深入探讨与计量检测。构建了尤溪红茶品质成分的指纹图谱数据库,鉴定出410种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用于尤溪红茶的品种、品质特征和产地鉴别。通过感官审评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子舌、原子吸收光谱、广泛靶向代谢组多方法联用策略,分析尤溪红茶的滋味成分。通过电子鼻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质谱法分析尤溪红茶的香气成分,进一步完善尤溪红茶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促进尤溪茶业品牌战略的实施。

除此之外,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还于2022年8月,联合光兴茶业在茶山设立“茶园碳中和研学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业产学研示范基地”。基地搭建了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为高校学生暑期“三下乡”及实习提供了课题实验研究场所,促进产学研单位优势叠加;并立足科技、人才优势,开展茶叶科学知识普及,组织技能培训,开展技术服务,累计服务茶叶从业生产者1200多人次。

科技带动茶业增效

作为福建尤溪红茶科技小院带动的受益者,尤溪县光兴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光兴感触良多。“我们在茶园里划了50亩实验用地,通过专家指导对茶园进行科学管理、土壤改良,这几年茶叶的品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叶光兴说,“作为企业,我们非常愿意提供场所,希望能有更多专家、高校学子到一线来指导、实践,共同探讨茶产业发展前景。”

尤溪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产茶历史悠久,其中尤溪红茶更是品质独特,多次在省、市茶文化赛事中拿下“茶王”称号。在福建尤溪红茶科技小院的主持下,尤溪县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尤溪中国数字红茶城”,并完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尤溪红茶》等四项团体标准制定,形成尤溪红茶优势平台和品牌,助力尤溪茶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图由受访对象提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