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电脑维修员变身“兔司令”
2023-09-01
作者: 陈建荣 通讯员 徐 天
来源:三明日报

走进尤溪县八字桥乡贝易家庭农场,走道两侧一排排整齐的兔笼上下有三层,笼里一只只兔子肥壮活泼。“肉兔4个月即可出栏,每公斤可售38元,每只兔子能卖100余元。”农场主郑启赐和妻子陈秀萍正忙着给兔子喂青草。

说起兔子养殖技术,郑启赐头头是道,谁能想到他并非养殖科班出身,大学学的是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

郑启赐是八字桥乡洪田村人,今年39岁。2006年大学毕业后,他做过电脑维修员,开过水果店。尽管收入不错,但他始终惦念家乡的田园生活。“尤溪养殖肉兔相对较少,而且我喜欢和小动物打交道,小时候就养过兔子。”工作几年有了积累,他动了回乡养兔的念头。

养哪种兔?一番搜罗,伊拉兔进入郑启赐的视野。伊拉兔生长周期短、出肉率高、抗病能力强、肉质鲜嫩,一年可产8胎,平均胎产8只,是目前肉兔市场上主要的品种之一。

就这样,2014年,郑启赐回到家乡,建起300平方米厂房,从山东购入伊拉兔兔苗,开始养殖。

“兔子养殖要注意兔舍清扫和消毒工作,疫苗、菌苗接种也要注意把握时间,初生仔兔的饲料中要定期添加防疫药,防止球虫病等的发生。做好兔病防治,才能让兔子健康长大。”

养殖初期,郑启赐也曾遇到母兔繁殖量不高、幼仔断奶成活率低、收入入不敷出等情况。他并不气馁,通过上网查询资料,观看专家养殖教学视频,慢慢掌握了养殖技术,用一只公兔配十只母兔的养殖模式,人工催精排卵,加强母兔分娩期护理,事先准备好适合幼兔的饲料……一步一步,有条不紊,最高峰时,基地存栏兔子2000只。

看着兔子雪白肥壮,郑启赐信心满满,可拿到当地市场上卖,却很少有人问津。“本地人倾向于食用黑灰色毛发兔种,伊拉兔虽然肉质更加鲜嫩,但因为毛色纯白,本地市场接受度不高。”郑启赐说,他只好将伊拉兔批发到外地出售,利润也大大降低。

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喜好,郑启赐尝试将本地兔种与伊拉兔配种,经过多次实验,选育繁殖优良品种,成功让伊拉兔“染”上本地色彩,销路一下打开了。“每只兔子能卖100余元,一年毛利可达50万元。”郑启赐说,八字桥乡盛产金柑,养兔产出的粪便作果树肥料,不愁卖不出去,一年可额外带来1万元-2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为了提高品质,增加肉兔价值,郑启赐喂养肉兔以青草为主,他租下村里闲置地撒下草籽,为肉兔提供足够的草料。同时降低养殖密度,目前存栏兔子1000只,一笼只养一只兔子,肉兔住得舒适,越养越好。“现在销路稳定,兔子的品质最关键。”郑启赐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