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前,村里收回的生态公益林的补偿金都是直接发放给个人,现在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改为由村集体统筹管理,用于人居环境整治等村级公益事业,这不仅提高了村民幸福感,还为村集体拓宽了一条增收渠道。”近日,在尤溪县梅仙镇南洋村,村党总支书记吴方国介绍,自2021年以来,全村已收回生态公益林补偿金5.5万元。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梅仙镇把帮助村集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走访的重要课题,并纳入全县“百日攻坚”行动镇级攻坚内容。其中,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梅仙镇按照省、市等有关部门出台的文件规定,组织镇村干部逐村制定村财增收方案,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的分配方式,对林权属于村集体的,按照法定程序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将原先分配到户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由村集体统筹用于发展产业性项目、公益事业项目的增收方案。
除了南洋村,今年以来,梅仙镇的东头村、谢坑村和乾美村等10个村陆续收回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共计30余万元。其中,登第村利用生态补偿金,相继推进了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乾美村实施了撂荒田整治项目,东坪村开始发展“烟叶+制种”产业,丈际村也修复了生态护岸。
“自从村里将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用于项目配套资金后,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而且,关于每一笔补偿金的使用,村委会都会通过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公示给大家看,这让我们很放心。”丈际村村民肖春辉说。
“通过下沉一线动员,全镇23个村涉及140多万元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村集体统筹使用方案,全部经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为引导全县各村发挥生态优势助力村集体增收提供有力借鉴。”梅仙镇党委组织委员章贤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