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师在指导创伤包扎
“一只手掌根紧贴患者胸膛,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10月17日,在尤溪县新阳镇政府会议室,尤溪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团队正为学员们现场演示心肺复苏。
为进一步关爱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尤溪县红十字会不断在全县范围内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增强群众应急救护意识,进一步提高群众应急应变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2022年,尤溪县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全县中小学生参加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学习与体验的重要场所。
普及应急救护知识
“事故发生后的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员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在此时间内,抢救及时、正确,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生命可能丧失或病情加重。”尤溪县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急诊科护士长吴孟获说。
因在急诊科工作,吴孟获深知应急救护的重要性。他记得一名1岁的孩子因气道异物梗阻,医务人员还没来得及救治,就窒息而亡。“太可惜了,如果现场能有人展开急救,就能为医院救治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挽救伤员的生命和减轻伤残。”吴孟获说。
2017年起,吴孟获与志同道合的同事组建了一支急救知识普及宣教志愿服务队,利用空闲时间,到城区每个学校科普急救知识,慢慢延伸至各个乡镇学校和社区。
一次外出科普,吴孟获发现一名60多岁的大妈学海姆立克急救法非常认真。“大妈告诉我,她婶婶就因为一团糯米饭气管梗阻窒息而亡,周围人在旁边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组建队伍,就是想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也许能挽回一条生命。”吴孟获说。而他们这样的想法正与红十字会“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活动相合,2019年,这支志愿服务队由尤溪县红十字会授旗,成为红十字会尤溪县总医院应急救护队,吴孟获也承担起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工作。
“学会了应急救护技能却不敢上手是正常现象。”吴孟获说,“其原因是普及率还不够高,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群众在打完120电话后,能再向前走一小步,施以援手。”
新增1370名红十字救护员
近年来,尤溪县把“公共场所配置AED+群众性应急救护公益培训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计划在全县新增12台AED,培训1370名救护员,学员来自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乡镇。在线上学习理论知识、考试通过后,将分批由尤溪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团队组织线下实操教学考核。
“救护师团队成员均有救护师师资,并热心公益。”尤溪县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主任林圣礼说,“团队成员大部分来自卫生系统,从原来4人发展到如今15人,越来越多社会人士加入到救护师团队中参与救护员培训。”
卢小玲是尤溪县一所民办幼儿园的执行园长。2023年4月,在网上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并测试后,卢小玲前往三明开始了6天5夜的实操培训,并顺利通过测试取得救护师资格证,加入应急救护师的队伍。“受红十字会的朋友邀请,参加了救护师培训并加入到团队中,我本身对公益活动也很感兴趣,所以很快就融入进来。”卢小玲说,“虽然我并非医学生,但因为我有相关教育经验,在上培训课方面相对得心应手,也比医务人员更有空闲时间。”
救护员的线下实操培训内容包括红十字运动与救护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及气道异物梗阻现场急救、AED的使用方法、创伤救护等应急救护技能。“学员们都很认真学习,并表示收获很大。虽然忙碌,但也很有成就感。”卢小玲说。
“人们对应急救护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吴孟获说,一次急诊当班,他接到一名患者,患者因触电呼吸心跳停止昏倒,工友为其做了心肺复苏,苏醒后便来医院检查。吴孟获经询问得知,他恰巧去过患者工地做过应急演练,所以在场有其他人做了急救措施。“之后为患者做检查,发现只有些心肌损伤。多年的普及活动是有意义的。”吴孟获说。
“急救知识和急救设备缺一不可,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广泛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宣传和急救技能培训,最大程度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全民自救互救能力,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公共场所紧急救助行为,努力形成积极学用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良好氛围。”林圣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