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整治撂荒地 复垦希望田
2023-10-26
作者: 肖 丹 通讯员 黄功兴
来源:三明日报

10月17日,在尤溪县西城镇新坑村的一处撂荒地复垦种植区里,成畦成行的金色稻谷迎风摇曳。一名农机手正驾驶着收割机忙着收割稻子,而刚收获的稻谷随即被送进烤烟房里烘烤。

“原先,这里是一个工程项目的堆料场,项目结束后,就被废弃了。我看这里的田很大丘,最大一丘有五六亩,就去找了相关部门、镇村等,承包了这块田。由于地里的石块太多了,去年年初,我就雇人雇机械来垦荒。”新坑村种植户陈祥楷说,他投入30多万元,开垦出了66亩田,还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修了机耕路。

63岁的陈祥楷原在外从事沙县小吃行业,疫情期间生意不景气,便想着回乡发展。得知国家正大力支持农村耕地撂荒续耕复种,村里又有块撂荒地,他决定承包这块地,发展烟稻轮作产业。

得知陈祥楷的烟稻轮作基地未通电,国网尤溪县供电公司便组织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查制定供电方案,于今年5月初申请用电新装,安装了变压器、延伸供电线路。

“按计划是5月18日通电,但今年新割的烟叶得及时烘烤,等不及了,电力公司就先运来一台发电机,给烤烟房通上了电。还加班加点,于5月14日提前完成供电。”陈祥楷说,“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和各单位部门的支持。以前,这里什么都没有,现在通了水电,还建起了烤烟房,粮食一收下来就能马上烘烤。”

“我已经种了一轮的烟稻,其中,一亩烟收入5300元,一亩制种水稻收入1600多元,每亩产值可达7000多元。农忙时节,要雇10多个工人,一年工资就要发放10多万元,自己一年也能赚10多万元,村里还能有烟叶返税作为村财收入,这可是三赢。”陈祥楷算了一笔账,并计划再开垦出30亩撂荒地。

为加强耕地保护,发挥农田效益最大化,尤溪县不断创新思路举措,因地制宜,统筹多部门积极协助种植户利用撂荒地推进烟稻发展工作。自去年以来,全县撂荒地复垦面积达2500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沉睡的资产“活”了。

在西城镇凤元村一片新开垦的撂荒地复垦种植区,尤溪县祥鸿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游荣镜正组织工人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从去年11月开始,我雇了3台挖机,花了半年多的时间,一共开垦出230多亩田,还成立了合作社,购买了盖膜机、拖拉机等农机设备,前后花费了160多万元。”游荣镜说,目前烟稻都各种了一轮,产量还不错,接下来计划再开垦100多亩撂荒地。

游荣镜坦言,由于这片撂荒地面积大,复耕复垦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让许多人望而止步。去年,得益于西城镇政府的支持,他享受到了每亩补贴900元以及5年免租金的优惠政策,这让他对后续开垦新的撂荒地有了信心。

“自撂荒地复垦工作开展以来,西城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撂荒耕地复垦复种实施方案以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并加大宣传,鼓励和引导种植大户及合作社集约土地,将小田变大田。同时,沟通协调农技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持续推进撂荒地复垦复种。”西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蔡光璟说,截至目前,全镇已有效推进撂荒地复垦400多亩,通过烟稻轮作,每亩经济效益可达8000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