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肯定,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尤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教导员、正高级工程师梁瑞城说。
坚守交通管理一线守护路畅民安,创新架构道路交通事故“1+N”多元联调一站式服务平台,融合拓展疑难案件攻坚的实用性技战法……从警35年来,梁瑞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并先后荣获“全省公安教育训练成绩突出教官”“全市公安机关我身边的好交警”“尤溪县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构建“1+N”联调机制
“既然大家都认可调解结果,也认可事故赔偿为一次性终结赔偿,那接下来就等保险赔付了。”10月20日,在尤溪县交警大队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纠纷多元调处中心,一起历时两个月的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在民警耐心细致的沟通、法理交融的劝说下,最终达成了赔偿协议,纠纷得以圆满调解。
在尤溪,处理交通事故纠纷,无论是找交警、找法院还是找人民调解员,甚至找保险理赔,都可以“一站式”解决,双方当事人不出公安交管部门,就能一次性办结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民事赔偿纠纷调解、诉讼审判、保险理赔等相关事宜。
这得益于梁瑞城创新架构的道路交通事故“1+N”多元联调一站式服务平台。
尤溪县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道路2400多公里,交通情况复杂,矛盾纠纷调解事件多发。面对复杂的境况,梁瑞城表示,做人做事要多思多想,办法总会有的。
他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着手,创新社会管理,整合社会资源,搭建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民事诉讼)、保险理赔与民政救助等紧密衔接的“1+N”联动一站式服务平台。
“1+N”联调工作机制,激活道路交通动态和静态的立体管理效应,提升交通事故矛盾纠纷的调处率,使得各个处理环节有机衔接,不仅方便了群众,更减少了行政、司法成本,极大提高了交通事故处理效率,结案周期也大幅度缩减。
在调解矛盾纠纷时,梁瑞城始终坚持换位思考,多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和感受。在梁瑞城的推动下,尤溪县交警大队率先引入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机制,并把“道路交通事故联调联动中心”办成接待群众、法律咨询、化解赔偿纠纷、部门联动、事故处理回访的便民窗口。
自2011年4月尤溪县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多元调处中心成立以来,共调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42431起,调解成功率达98.01%,实现了连续12年交通事故有责信访案件“0”发生,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提升技能真情为民
“办案不能先入为主,但也不能没有观点,不能被案件的表象迷惑。”2018年,梁瑞城通过全国专业考试和专业职称评审,成为福建省交警系统取得痕迹检验专业技术正高级工程师职称第一人。
2020年2月,外市发生一起高速公路驾车亡人事故,案件处理涉及人身保险赔偿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200余万元。但一直以来,死者亲属对事故处理机关和物证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不满意。
2021年12月,梁瑞城受上级指派,作为专家组主要成员对该案件进行复审。他通过对烧毁停置车场22个月的小型轿车进行痕迹提取、物证鉴定,确认该案车辆在刮撞前车辆驾驶室内已经剧烈燃烧,用完整有效的证据链让死者家属信服。
梁瑞城充分发挥在痕迹物证提取、检验、鉴定等方面的特长优势,先后参与或指导全省重特大疑难交通事故及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处理150余起,指导、主办的重、特大疑难交通事故500余起,破获各类交通肇事逃逸案50余起,逃逸案侦破率达99.8%。
同时,他还系统总结、研究提炼实践经验,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共发表专业技术和调研论文18篇。其制作的课程先后2次被福建省公安厅评为精品课程,为基层办案民警应用痕迹物证进行车辆行驶轨迹认定、驾驶人甄别等方面开拓了新视野。
除了是公认的技术能手,在日常工作中,梁瑞城把群众的困难、诉求记在心里,见于行动。
原持有B2驾照的雷某因交通事故致左腿截肢,需要到车管所申请降级业务,梁瑞城在开展信息摸排工作时注意到了这一特殊情况,为其提供上门服务。此外,他还把群众关注的焦点案件“事故认定听证会、调解会”搬到农村,在群众家门口调解矛盾纠纷……多年来,梁瑞城促进辖区262个行政村及居委会参与农村交通安全易治理隐患的自查自治工作,年治理隐患点5000余个,宣传教育百余场次,服务群众上万人次。尤溪交警大队车驾管各项业务工作绩效位居全市前列,队伍零违纪、零有责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