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24日讯(记者 庄严 通讯员 吴树文)尤溪县中仙镇地处戴云山脉北部,辖19个建制村92个自然村,共有29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6万人。全镇共有13个党总支、43个党支部、1317名党员。近年来,中仙镇围绕发展特色产业、集聚乡村人才振兴、办好惠民实事等,全面贯彻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部署要求,以基层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所有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过10万元,其中,上仙村和吉安村更是突破百万大关,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发展和充满机遇的希望之力。
党建+巩固脱贫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基”。近年来,中仙镇党委政府坚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定期组织开展对摘帽村、脱贫户“回头看”活动,在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上,久久为功。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逐户摸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至县扶贫办和教育部门,确保教育扶贫优惠政策落实到人,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落实“雨露计划”贫困户子女就读中专、大专院校补助政策,2021年至今落实补助64人,共累计发放补助金19.2万元。
中仙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83户631人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个建档立卡脱贫村都建有卫生室,配齐村医,都有配置常用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均达到百分百,“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建设得到有力落实。2021年和2022年195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用于进一步改善吉安村、吉华村、文井村基础设施条件。
农村要发展,需要好的带头人,乡村要振兴,人才兴旺是支撑。中仙镇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结合乡村发展需求,村级班子结构需要,通过内培外引,培育壮大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能。
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是根基,产业发展是核心。中仙镇探索建立“三个在一线”、“五联五建”等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建设引领作用,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培育壮大集镇特色产业,有效提高综合承载力,激发乡村发展后劲。
抓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三个一线”(攻在一线、干在一线、冲在一线)工作法,动员超过300名党员参与园区征迁;在“双峰”联村党委,探索开展“五联五建”工作,带动超过900户村民实现增收,相关做法获市级以上媒体报道8次;在洋头小区拆旧建新项目建设一线成立党员攻坚小组,动员超过100名镇村党员参与征迁工作,于2个月内与30户涉征户签订征迁补偿协议,成功拆除4栋老旧房屋,突破阻碍集镇建设三十二年的疑难问题。
抓支部带动。重点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5个村党(总)支部的示范创建活动,累积向上争取资金超过60万元,推进4个重点项目建设,已完成投资40万元,其中4个村获得省级、市级以上荣誉;成立临港工业集中区征迁临时党支部,聚合党员乡贤力量,成功攻克黄家祖祠征迁、骨灰楼迁建等9个难点问题,有力协助完成土地征迁660亩,实现“地等项目”。
抓村财增收。坚持党建促产业振兴,立足以党建指导员制度依托,鼓励实行“支部领种、党员试种”模式,全力扩大烟叶种植面积和制种规模,加大闲置资源盘活力度,鼓励村财薄弱村发展特色产业,成功推动灵芝、茯苓、食用菌等农特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2023年以来,所有村集体经营收入超过10万元,2个村集体经营收入超过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