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尤溪:传承红色基因 谱写时代新篇
2024-01-05
作者:罗 姮
来源:三明日报

北宋绿釉敛口扁鼓腹带盖瓷罐、清杉木阴刻朱熹手迹6字四条联、湆头兵工厂遗址中挖出的兵器残件、民国时期的紫铜连嘴小军号……在尤溪县博物馆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特殊文物、一处处微缩的动人场景,无不展示着千年古县尤溪在历史长河中的人文风情,而那段在峥嵘岁月中的红色征程,更因时间的洗礼而熠熠生辉。

尤溪县博物馆坐落于县城城南朱子文化园,是综合性历史类国家三级博物馆,创办于1985年。2012年,尤溪县委县政府对博物馆进行原址重建,新馆于2015年10月建成开放,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3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4000平方米。馆内以本地历史文物、乡土民俗、大儒朱熹、红色苏区等内容为主要展览陈列方向,开办有朱熹厅、千年古县厅、民俗厅、苏区厅4个主展厅及文化交流、民间收藏2个临时展厅。现有各类馆藏文物2124件,其中珍贵文物1229件(套)。

早在1997年,尤溪县博物馆便获评全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尤溪县博物馆紧紧围绕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并将苏区厅作为展现尤溪县红色历史的重要载体。

在苏区厅陈列展览提升完善的过程中,尤溪县博物馆通过人物浮雕墙、革命文物、场景复原等展示波澜壮阔的尤溪革命斗争历史,并同步建设网上展馆,运用互联网数字化手段,对苏区厅的内容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东方军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曾多次进入尤溪,在驻地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红军标语和革命故事。这些年来我们一直着手与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县档案馆等部门合作,不断深入挖掘、收集、整理革命史料,补充、完善陈列展览内容。”在苏区厅内,尤溪县博物馆副馆长黄春霖指着一件大型兵器残件介绍,“这就是工作人员接到群众提供的线索后,从河道里挖出来的。”

不仅如此,尤溪县博物馆还将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延伸到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在持续挖掘、保护、整理红色遗址中现存珍贵红军标语的同时,积极推动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四师师部旧址和红三军团政治部旧址等3处红色遗址的革命历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扩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多样性、生动性,使其成为全县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及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通过现场参观、了解革命先烈事迹,对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在工作中廉洁从政、依法执政等方面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中共尤溪县委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严莉说。就在2023年12月22日,她带领30多位来自泉州的退休干部前来参观学习,并为他们讲解尤溪县的红色历史。

尤溪县博物馆还与县人武部、武警中队、消防救援大队建立共建关系,充分利用文化阵地的优势资源,积极主办、承办“走进中央红军村”图片巡回展、“风展红旗如画”走进中央苏区三明图片展、尤溪县革命遗址遗迹暨红军标语普查成果展、“红色印记”尤溪民间革命文物收藏展等各类红色教育展览,并依托“行走的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将其送进军营、学校、社村、企业。同时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新应用广泛传播,增强爱国主义基地培育工作的互动性、参与度及影响力。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尤溪县博物馆在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过程中,不断辐射延伸,配套打造福建省新时代特色文艺示范基地、省直机关廉政教育点,离退休干部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教育基地、朱子文化教学科研基地等,年接待量达18.5万人。同时紧抓沪明对口合作契机,合作成立上海市杨浦区台生社会实践(尤溪)基地,并选送尤溪县博物馆讲解员林利弘作为三明红色宣讲团成员赴上海参加“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为讲好“三明故事”、宣传三明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