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公开课
2024-05-08
作者:纪炳琪
来源:三明日报

 

多年以后,陈声参加考编面对评委上一节“无生课堂”语文课时,依然会想起语文老师上公开课的日子。

那天临下课,语文老师郑重其事地说了一句话:周五早上第一节语文公开课,到时大家要好好表现。

班上大部分同学拿老师这句话当空气,说了跟没说一样。陈声可不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老师上公开课不光是老师的事,也是班上每个同学的事,这可是关系到一个班级的荣誉。因为来听课的领导也好,老师也好,他们到了班级一眼扫视,看到老师和学生,也会看到班级的方方面面,比如班级的布置、卫生。这么一想,陈声觉得有重任在身,他问同桌林如雨:“语文老师上公开课,我们要做什么?”

“做什么做,好好预习就是了。”林如雨一脸疑惑。

听林如雨这么说,陈声心生纳闷。语文老师可是林如雨崇拜的人,林如雨一口标准普通话,语文老师没少下功夫,特别是林如雨那一听就让人沉醉的朗诵更是语文老师手把手调教出来的。陈声想到以前在乡下小学时,只要是学校来了听课老师,那学校可忙了,卫生扫得一尘不染,班级要布置得整洁大方,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还不停地强调要有礼貌,遇到人都要叫老师,还要行队礼。现在,陈声有点不习惯,虽然他是从乡下转学到这个学校的,可毕竟是同一个县的学校,即便“十里不同风”,也不至于差这么多。林如雨出了教室,陈声回过神来,也出了教室。

下课了,班上同学如往常一样,或跑或抓,或静坐在座位上,或倚靠在栏杆,享受着课间十分钟带来的乐趣。也有同学在写作业,或许也是以此为乐。

转眼周五了,陈声一大早到了班级,还没坐热椅子,同学们陆陆续续来了。值日班长不知从哪搬来了一叠塑料椅,没有同学走上前去帮助他摆椅子,他也不招呼同学帮忙,一个人独自摆着椅子,教室后面摆满了椅子,就连桌与桌之间的过道也挤了几把椅子。

“来听课的老师一定很多。”陈声嘀咕着。

“大家把书拿出来,翻到第九课,开始读课文。”林如雨大声喊道。教室瞬间静了下来,但大家像没睡饱一样,懒洋洋地拿出书,有气无力地读着课文。没等把课文读完一遍,预备铃响了,语文老师踩着铃声进了班级,听课老师三三两两进班级坐在座位上了。语文老师比平日里更精神了,像个新郎,容光焕发,嘴角边有难得一见的微笑,一身西装十分得体,就连皮鞋都刷得锃亮。

光看这一身打扮,语文老师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吸住了同学们的眼神。陈声差点笑出声来,扭头看看同桌林如雨,林如雨像含着一口水,绷住了笑。其实大家何尝不是这样呢。一番师生问好后,语文老师转身写课题了,哪曾想到,“那个星期天”这几个字,他一笔完成,行云流水,那笔画和笔法仿佛来自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尤其是“天”字的捺,几乎是从《兰亭序》偷过来一样。教室格外安静,还可以听到一两声啧啧赞叹。要知道平时语文老师可是连粉笔都懒得拿一下,捏着一根翻页笔指挥课件,以课件为线索滔滔不绝地讲着课,同学们在美轮美奂的课件下度过一节又一节的语文课。这是繁华的语文课,今天语文老师的课一下子变得朴素了,简洁得只剩下一根粉笔了。一根粉笔像马良的神笔一样,把同学们吸引得团团转。

语文老师转身面向学生和听课老师时,脱口而出:成长路上,每个都有过期盼,这种期盼不论来自谁的给予,从期盼到得到并不是一帆风顺,这过程是纠结的等待,也许期盼马上就要实现了,可临时又出了差错让你的心情跌落谷底。在那个星期天,作者就经历了这一过程。这节课我们走进作家史铁生的……陈声被老师这几句话吸引住了,以前每节课前他不这样,都是直奔主题,陈声暗暗惊呼,语文老师今天与以往判若两人,他这是唱哪出戏?陈声装作脖子很酸的样子转动了一下,只见大家满脸惊讶,好像今天上课不是自己的语文老师一样。很显然,今天的语文老师已经把这些小屁孩带入了他设置的情境中了。

语文老师很从容,他讲述了小时候等待父亲带他去赶集的心路历程。他要求同学们也分享期盼的经历,话音刚落,教室里举手如林。语文老师咧嘴一笑,说叫谁,叫个号吧。5号同学站了起来,讲起了他爸爸没兑现他语文考90分上网打一个小时游戏的承诺。

还有很多人想回答,都举着手,期待老师点到号数。陈声甚至把手上下举了举,期待老师看到他这个异样的举动。陈声在语文课上深得老师的宠爱,老师喜欢把有难度的问题抛给他,陈声也不会让老师失望,每每都是答到点上,语出惊人。可是今天,语文老师不按套路出牌,扫视了一眼却不叫陈声回答问题,老师叫了一个听课老师边上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位同学说了什么,陈声没听清,但陈声看清了听课老师微微点头和满意的笑。那一刻,陈声觉得语文老师一定也是满心欢喜。

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论学生讨论环节,还是师生交流环节;不论是朗读环节,还是课堂偶发事件;不论是学生中规中矩,还是信马由缰,语文老师仿佛拽一根绳,风筝跑再远都能拉回来。那些回答问题的学生像花儿一样围绕在听课老师身边次第绽放。语文老师像一个导演,学生像演员,一导一演,虽没有剧本,但全在老师的预设之内。陈声也想不明白这点,以前老师也经常被同学牵着鼻子走。一回语文老师上《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课,老师叫同学讲讲生活中有趣的事,没想到话音一落,全班同学一个接着一个讲有趣的事,连老师串词小结的机会都插不进去,同学们直接讲到下课铃声响。最后语文老师莞尔一笑,留下“把有趣的事”写下来,出了教室。多了一项作业,同学们依然很高兴。这节课上,刚有学生“信口开河”,马上被老师拉住了。

课继续着,泾渭分明,干脆利落。

下课铃响了,课还没结束,但语文老师开始小结了,当最后一声铃响结束了,讲课声戛然而止。

学生一头雾水:怎么下课了,不拖课吗?

学生三五成群地聚拢在一块,像在山顶树上发现一尾鱼一样,十分惊讶地讨论着语文老师以及语文老师的这节课。最后有人说,语文老师恋爱了,他今天开课是给美女老师听的。陈声不信,他觉得同学想多了。许多年后,陈声成为一名老师上公开课,才明白,上课要达成目标的。

后来,语文老师又上了几节课,这几节完全没有公开课的节奏,当学生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他会让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当学生捣乱课堂,他会停下课,对着乱象一阵批评。只是,这几节课后,语文老师没来上课了,接着上语文课的是一位女老师。

后来,班上学生听说,语文老师去了一所私立学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