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针尖起舞锻造最锋利的工业牙齿
2024-05-21
作者:肖 丹 通讯员 陈道波
来源:三明日报

通耐材料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生产线上的钨钢棒材

铣刀产品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在现代制造业中,大到航天飞机、高铁零部件,小到智能手机配件制造,都离不开由人造金刚石等高硬度合成材料制成的超硬刀具。而在尤溪经济开发区城西园里就有一家专门生产这类切削刀具的公司。

5月12日,走进福建通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压制车间、挤压车间、喷雾车间、配料车间等功能分区明显,闭环式喷雾干燥塔、全自动压机、压力烧结炉等设备陈列有序。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细心打磨钨钢棒材,打磨好的成品随即被送往检测车间进行尺寸、长度等的测验,合格的产品方能被封袋装箱发货。

钨钢项目落户尤溪

我国钨储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供应量的85%。由钨制造的各种切削工具、钻具等,可削钢如泥,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交通、电子、军工、航天等领域,素有“工业牙齿”之称。

厦门通耐钨钢有限公司位于厦门集美区,是全国最大的工模具用钨钢生产厂家,集科研、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产品涵盖粉末冶金高端装备、硬质合金材料和下游硬质合金整体刀具。与华为、比亚迪、美国HELA等中外知名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内的广东、重庆等五金加工重要市场区域设有经销处,拥有广阔的市场。

通过自主创新,公司不断推进硬质合金产品向高精密、高附加值升级,拥有近百项专利技术,相继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等荣誉。

而福建通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厦门通耐钨钢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主要生产纳米技术钨钢铣刀棒料、标准圆棒、冷镦模仁等产品。

“尤溪具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且交通便利,因此,公司决定在尤溪发展半导体等高新技术材料,研发制造工业装备,打造成国内模具用钨钢细分市场的最大生产厂家。”厦门通耐钨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荣凯说,作为尤溪人,他想通过投资回报家乡。

2022年1月,福建通耐智能化生产硬质合金整体切削工具项目落户尤溪,填补了当地在新一代智能制造、增材制造和新材料领域的产业空白。该项目是2023年省重点项目,由高端切削工具生产和精密金属切削装备制造2个子项目构成,总建筑面积4.96万平方米,建设智能制造研发中心、智能厂房等设施,计划年产钨钢切削工具1000吨,精密切削装备300台(套)。

“项目于去年11月投产,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随着230台(套)机器设备到位,总公司还调派了10名技术骨干完成了对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的培训。眼下,钨钢棒材生产和新产品的技术研发等工作在有序推进中。”项目负责人官庆元说。

聚力新品开发

钨钢棒材原材料由钨、钴及其他微量元素组成,经过粉末球磨、干燥造粒、压制成型、烧结成型,再经切断、无心磨、倒角等多道工序,棒材圆跳动必须控制在0.003纳米以内才能被制作成铣刀等,“如同在针尖上跳舞。”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其各刀齿可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主要用于在铣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福建通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罗肇旅介绍,钨钢具有耐高温和硬度大的特性,热膨胀变化小,物理性能稳定,由其制成的刀具可用于切削钢铜铝、塑料以及碳纤维等材料,并能一次成型产品边框、背板等,提高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比如,切削同样一款钢材,由普通硬质合金制成的刀具仅能加工50个金属工件,且切面粗糙。而由钨钢制成的超硬刀具则能加工100个,且工件切面十分平整,无需再磨削。而且,钨钢刀具可将材料切割成任何形状,最小加工精度可控制在0.001纳米以内,均不及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堪称最锋利的工业牙齿。

今年,公司新研发高效环喷冷却铣刀棒材,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取此发明专利的公司。该棒材可应用于医疗、3C电子、汽车结构件等高精要求的切削行业。产品采用集成冷却通道,可提高加工效率1.3至2.5倍,冷却介质采用液冷、气冷,实现绿色切削。

“为进一步提升材质使用率,我们往往得经历上百次的尝试才能研制出一款领先于同行业的铣刀棒材。探索路上,分毫计较。”罗肇旅说,公司还可根据客户需求生产客制化异型铣刀钨钢,公司研发的钛合金钨钢棒材已广泛应用于市场,销量占据市场的30%至40%。

今年1月至4月,福建通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值达5000万元,目前订单已排到7月份,

研发强度持续提升

制作高端产品,得有过硬的技术。为了能够在超硬刀具上实现技术突破,厦门通耐钨钢有限公司还与清华海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与中科院稀土研究院合作研发稀土高韧性合金材料,持续研发生产适用现代制造业各领域的刀具。

今年3月8日,总公司还与厦门理工学院签订成立“下世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根据协议,双方将利用在第三代与第四代半导体薄膜技术领域的研发和资源优势,开展科研、教学和外延设备制造技术研发等全方位的合作。

“眼下,公司在尤溪建设的研发中心项目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正在陆续采购相关设备。公司计划将这个研发中心打造成下世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生产基地,借助产教融合方式,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官庆元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