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陈博楠:以青年担当助力老区经济发展
2024-06-19
作者:王 琨
来源:三明日报

来尤溪挂职两年,陈博楠的第一感受是,自己成长了。“不仅实干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还与老区人民建立了深厚情谊。”6月上旬,正在江苏省参加课题调研的陈博楠如是说。

陈博楠是民建福建省委会的一名“90后”干部。2022年7月以来,他作为第二批赴原中央苏区县挂职干部,担任尤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在革命老区书写了别样的“青春答卷”。2024年5月,因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显著,陈博楠获三明市委市政府嘉奖。

“在民建,我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反映社情民意,撰写调研报告。”来到经济开发区后,陈博楠先后分管安全环保、疫情防控、对上衔接、招商引资等工作,“这和原来的工作性质截然不同,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两年来,陈博楠从未停止过学习。他白天处理日常工作,积极向身边的同事求教;夜里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钻研工程建设、安全环保等方面知识,力求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

他在园区走访中发现,许多企业法律意识不足,面对民商事诉讼和欧美“双反”制裁等情况,难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为此,他自学并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在园区企业安全事故处置等工作中,从专业视角提出意见建议,为企业排忧解难。

项目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陈博楠聚焦项目建设,助力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他5次牵头组织设计单位、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及纺织和印染企业召开协调会,完成城南园污水提标改造项目,将污水排放提升为一级A标准;多次带队走访用汽纺织企业,学习工业园区集中供汽定价机制,完成城南园集中供汽项目;联系南昌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及永安工务段,为工程建设提供许可和帮助指导,完成城西园污水应急池涉铁工程项目。

尤溪经济开发区城西园,始建于2004年,因重型车辆往来频繁,造成路面破损,影响群众出行安全。陈博楠组织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城西工业大道和工业支路“白改黑”项目,并做好项目评估、招投标和建设期间的交通疏导、扬尘整治等工作。项目从开工到竣工,仅用了不到60个工作日,成为全县的样板工程。

去年10月,他开始接手竹木加工集中区相关项目,为做好移交工作,多次会同县林业局和原建设指挥部召开会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抓实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破解项目难点堵点,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多亏政府部门全方位服务保障,帮助解决了用水、修路、招工等难题,公司才能顺利进入生产。”尤溪百棱竹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朱小兵说。

与此同时,陈博楠还充分发挥挂职干部优势,做好对上衔接工作。“尤溪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3年,因城市建设、园区专业化管理等原因,原有省级开发区范围被纳为城区,原有企业也基本‘退城入园’,进行省级开发区区位调整势在必行。”陈博楠说。

为此,他先后走访省政府办公厅、商务厅、自然资源厅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按照各部门要求,收集调区相关材料,组织撰写报送调区申请。目前,调区工作已得到主管部门的原则同意,并进一步补齐历史短板,取得了关于城西园、竹木园、临港工业园的设立批复。

挂职的同时,陈博楠不忘做好民建福建省委会对口帮扶尤溪工作。他持续动员会员企业到尤溪投资兴业,为当地困难群众和学校捐款捐物、帮助销售农产品。在他的协助下,民建福建省委会投资捐建的联合镇连云村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顺利建成,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医疗卫生、文体娱乐等便民服务。此外,民建福建省委会依托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投资31万元在尤溪七中开设“扬帆生态教育移民班”,预计今年9月开班。

陈博楠家中尚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平常都是父母和妻子在照顾。“节假日值班不能回家时,他们会带上孩子来尤溪和我团聚,有了家人的支持,我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工作。”提起家人,陈博楠满是愧疚与感激。

“挂职即将结束,但我的使命远没有结束,今后我会继续发挥自己的专长,关注老区经济发展,做好对口帮扶工作,让老区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陈博楠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