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镁(右)与村民一起搬运丝瓜
8月5日,在尤溪县汤川乡丘山村,一垄垄翠绿的丝瓜挂满藤蔓,长势喜人。种植户们一大早采完丝瓜后,便马不停蹄地将其运往汤川乡农产品分拣中心。
“6月中旬开始采摘丝瓜,一直采到10月份。今年,我一共种了近5亩丝瓜,每天可采约400斤,按1斤2元的收购价计算,今年大约能卖到10万元。”种植户陈利鲜种植丝瓜有三四个年头了,最近,他正在地里忙着田间管理工作。
同时,在村内的汤川乡农产品分拣中心里,收购户们忙着将丝瓜、茄子、黄瓜等蔬菜打包、过磅、装车,尽快发往全国各地。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汤川乡平均海拔800米,昼夜温差大,当地种植的蔬菜长势好,品质佳,口感甜。为此,当地政府大力发展高山蔬菜产业,不仅带动村民就近就业,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依靠菜篮子鼓起了钱袋子。
蔬菜种植正是丘山村的支柱产业。“全村农田土地平整,光照充足,种出的萝卜、芥菜等蔬菜品质都很不错,备受市场青睐,主要销往厦门、福州和泉州等沿海地区。目前,全村有2家农业种植企业、3家合作社和4家家庭农场,蔬菜种植面积达850亩,年产值约400万元。”三明市林业局派驻丘山村第一书记李肇镁说。
2021年7月,李肇镁初到丘山村开展工作,为尽快了解当地情况,他联合村两委挨家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在走访中,他发现村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一年,收益却不理想。村民们习惯跟风种植蔬菜,无法形成规模,又缺少大中型企业订单,导致蔬菜价格易受市场波动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他与村两委开始探索集体土地流转模式,成立蔬菜种植收购联合专业合作社,经营蔬菜收购代销,并根据需求引导村民种植蔬菜的品种和数量,避免供过于求。
“包括丘山村在内的周边5个村村民都以种植蔬菜为主,但却没有一个可供收集分拣蔬菜的场所。”为此,李肇镁与村两委向上争取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金100多万元,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在村内一闲置厂房位置建起了乡农产品分拣中心,填补了丘山村农产品物流、冷链、储运方面的空白。今年5月,乡农产品分拣中心正式启用并对外招租。因村集体以地参股,预估可以增加村财年收入3.5万元。
“以前,我大多是直接在田边收蔬菜,风吹日晒雨淋。现在,周边几个村的种植户都集中到这个分拣中心,我可以一站式收购,太方便了。这几天,我每天都能收购近50吨的丝瓜,销往省内外。”自6月中旬起,收购户蒋景流每天都到乡农产品分拣中心收购丝瓜。
除了建立农产品分拣中心,丘山村还实施了光伏发电、流转村内闲置土地等村财增收项目,并积极对接林业部门,参与尤溪县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盘活现有集体林地,规范租赁协议,落实林地租金。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5.8万元。
实现产业兴旺的同时,丘山村也实现了颜值、内涵双提升。通过争取各类专项资金,村里相继建设了一批惠民利民项目:2021年底完成安全饮用水工程,村民们喝上放心水;落实农田机耕路水泥硬化2公里,通过丘山段S308省道“白改黑”1.8公里,配套实施道路沿线鸡舍拆除、卫生整治提升、人行道建设和路灯改造;在原幼儿园的基础上新建幸福院,供留守老人活动……
“现在村里经济抓得好,环境也改善了。大家也乐于捐款捐物、投工投劳参与建设,还筹集各类资金建起了农民文化公园、嘱托亭和廊桥。”村民陈利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