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娟(左)指导茶农采摘单芽
华达茶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茶叶色选机在运作
尤溪县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茶产业百强县和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自唐宋以来,尤溪就有农户开山种茶,明清时期茶产业蓬勃发展。如今,独具地域特色的尤溪茶已成为福建地方名茶的代表。
近年来,尤溪县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资金安排等方面优先保障茶产业发展,倾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聚力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基础。目前,全县茶园10.05万亩,茶叶企业215家,涉茶人员4.5万人。其中,2023年全县干茶产量1.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8亿元。
立足生态 打造精品好茶
尤溪县云富茶业有限公司拥有茶叶基地600多亩,种有瑞香、紫牡丹和金鸡冠等新特优茶树品种。公司在茶园管理上坚持欧盟国际标准,采取无农药、无化肥自然生长的经营模式,于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级生态农场。
“今年早春气候较好,茶叶品质也优于往年,客户的订单量增多,预计今年全年产值将比去年增长20%。”云富茶业总经理阮礽探说。
茶树品种是茶产业技术链条上游的重要一环。为解决茶树品种落后、老化等问题,尤溪县紧密对接市场,着力推动品种改良,相继引进高品质、适合当地种植的黄观音、金牡丹等品种,引导老茶园改造,并在云富茶业、碧叶馨茶业等种植基地建立高优良种推广示范基地,推介高优良种推广配套栽培与加工管理技术,还动员光兴茶业、闽心茶业等茶企引种扩繁湆头山野茶等本地优良茶叶品种。
2023年,台溪、坂面、新阳、汤川等乡镇新植金鸡冠、苦竹茶等优质品种86亩。目前,全县茶树良种覆盖率超95%。
为从源头守好茶叶生产第一关,尤溪积极推广茶园生态改良技术,指导实施“一花一草一木”茶园土壤修复与景观新模式项目,强化茶园生态改良、绿色防控、高效机采配套等五新技术,并将茶叶生产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规范茶叶农残监测制度。同时,还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园+农户”发展模式,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加工,指导茶企、茶农改造升级清洁化加工设备,实现生产加工规范化、标准化、清洁化、生态化。
“采用生态种植技术后,不仅春茶发芽壮、色泽好、香气浓,每亩还能增产单芽青叶约10公斤,卖的价钱也更高了。靠着这片茶山一年能赚10多万元。”坂面镇茶农林六备经营着20多亩茶山。
“生态茶园在土壤管理、植被保护等方面更加注重生态平衡,能种出天然、有机和高品质的茶叶。生态有机茶叶经过炒制后色泽较绿,冲泡后茶香四溢,口感甜醇。”制茶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林秀娟是尤溪县沈熹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三明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尤溪绿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在发展绿色生态茶园的理念指导下,林秀娟严格遵循自然规律推广实施现代生态茶园建设,其制作的闽心系列茶叶已成为高端有机茶的精品代表,多次夺得省、市、县茶评会的茶王、金、银、优质茶等奖项。
转型升级
延伸产业链条
华达茶叶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茶叶生产加工进出口企业,采用全自动生产流水线、茶叶色选机和新式炒锅等设备,拥有主要原料备案基地6个,年产毛茶7600多吨,生产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6大茶类80多个产品出口至欧盟、非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2023年,公司入选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是三明市唯一入选企业。
“公司主要开展茶叶精选和拼配业务。精选即毛茶经过分选、色选后炒制,再历经四五次反复精制。拼配是为了服务不同需求的顾客,将不同的茶叶按一定比例混合。”华达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建兴说,公司还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工艺、产品、模式、品牌等研究与开发,创新研制新式饮料茶。
从一片绿叶到一杯茶,是时间的跨越,也是制茶技术的转型升级。为了助力茶产业快速扩规模、上档次,尤溪县将茶叶加工作为品质提升的核心工作,成立“两茶”(茶叶、油茶)人才驿站、拼配茶应用研究小组;支持红茶创新小组研究开发,钻研花果香型工艺,形成“恒温控香”技术,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检索;培育选拔制茶人才,推动茶企改造提升,推动“两茶”标准制定,构建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到观光旅游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2021年3月,由福建省科协牵头,联合福建农林大学、省农技协、省农科院、市科协、县科协等共建的尤溪红茶科技小院揭牌。依托红茶科技小院,茶叶专家、高校硕博士研究生合力,在光兴茶业、云富茶业基地,围绕茶园生态、茶叶品质、茶叶功能成分、茶叶品牌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这几年,农大技术团队相继开展了茶叶土壤、品质和碳汇等方面研究。其中,利用茶园温室气体静态箱测定方法,可监测茶园土壤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为茶园管理提供指导,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光兴茶业总经理叶光兴说,公司还成立了尤溪茶叶拼配小组,研制新式茶产品。并与上海运河湾知识产权园合作,助力推介尤溪特色茶叶区域公共品牌。
多年来,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光兴茶业发展优质茶园3000多亩,与500余户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建成4000余亩的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年产值达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