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骑行穿越15国到北京 特意赶来泉州见“偶像”
2024-09-05
作者:佚名
来源:闽南网

闽南网9月4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文/图)这是一场跨越数百年,两位旅行家的“隔空对话”。追寻14世纪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足迹,现年70岁的摩洛哥自行车运动员卡里姆·穆斯塔从卡萨布兰卡出发,历时200余天穿越15个国家,于8月底抵达北京。

随后,他马不停蹄又赶到千里之外的泉州,为的是见一见坐落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伊本·白图泰雕像。

卡里姆·穆斯塔与伊本·白图泰雕像合影

致敬“偶像” 他在路上骑行7个月

“我要向伊本·白图泰致敬,见到这尊雕像是我莫大的荣幸。”3日下午,卡里姆·穆斯塔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伊本·白图泰,是一位走过12万公里、44个国家的摩洛哥大旅行家。重走这条路线,卡里姆·穆斯塔于今年2月骑自行车从卡萨布兰卡出发,穿过非洲、欧洲、亚洲,花了200多天最后抵达了中国北京。

这位七旬骑行者风尘仆仆,却活力满满,曾经是马拉松和游泳运动员。他向记者展示自己身上的定制T恤,这件衣服画上了他的骑行路线,也印上途经的15个国家的旗帜。

“在摩洛哥人心中,伊本·白图泰是非常伟大的,他用了27年的时间,通过骑骆驼、乘船、步行的方式抵达了北京,我重走他的路线,做着跟他一样的事情,只用了7个月。”回忆这段旅行,卡里姆·穆斯塔说,他一路穿越了戈壁沙漠,经历了很多困难,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特别是在中国境内,热心的中国人见他孤身一人,在知晓他的目标后,为他提供了水和食物等等,这些人和事都成为他的美好回忆。

从卡萨布兰卡到北京的直线距离超过1万公里,卡里姆·穆斯塔没有想过放弃,他用手机记录下这段旅程,并将其分享到网络上。

卡里姆·穆斯塔拍下《伊本·白图泰游记》相关的内容

泉州是旅程终点 愿向更多人推介

根据历史记载,伊本·白图泰于1346年从泉州登岸,在中国游历了一年。

他的《伊本·白图泰游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伟大文明,也留下了对泉州的印象:“对于商旅来说,中国地区是最安全最美好的地区……我们渡海到达的第一个城市是刺桐城……这是一个巨大城市,此地织造的锦缎和绸缎,也以刺桐命名。该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内停有大艟克约百艘,小船多得无数……该城花园很多,房舍位于花园中央。”

这段渊源,也是卡里姆·穆斯塔到访泉州的理由。

3日中午,卡里姆·穆斯塔抵达泉州后,就直奔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见到雕像后,他把泉州称为这趟旅程的终点。

卡里姆·穆斯塔参观展馆

他说,所有摩洛哥人都知道伊本·白图泰,也有很多人知道在泉州有这样的一尊雕像。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与雕像合了影,并进入馆内参观,一边了解泉州的历史,也寻找着与伊本·白图泰相关的历史记载。

现场,他还收到了泉州的文创产品,分别是一把写有“泉州”的扇子以及一枚刺桐花胸针。

卡里姆·穆斯塔收到泉州的礼物

“我明天要回北京参加大使馆的活动,到时候我要佩戴这枚胸针,而这把扇子,我想送给我的妻子。”卡里姆·穆斯塔高兴地说,未来他一定要带妻子来泉州,多多了解这座城市,在之后的活动和讲座里,他要向大家推介泉州。

谈及这趟自行车旅行的目的,卡里姆·穆斯塔说,他想让伊本·白图泰的故事更加栩栩如生。他同时也表示,中摩两国有着深厚的友谊,这趟骑行穿越中国,才发现这个国家很大,他想告诉更多年轻人要努力超越自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