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少体校跆拳道队学生在练习提膝弹收腿
教练员陈钢(右一)在指导学生训练
“嘿、哈……”9月17日,尤溪县少体校跆拳道训练馆内传来阵阵吼声,十多个孩子在闷热的场馆内训练,教练在一旁一丝不苟指正动作,为参加福建省第十八届运动会作准备。
多年来,尤溪县积极推进青少年体育竞技体系建设,培养各体育项目优秀后备人才。2023年,尤溪籍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获1金;国家级赛事获1金、1银、1铜、2个第五;省级赛事中获6金、16银、17铜、3个第五;市级赛事获11金、9银、27铜、1个第四、3个第五、4个第六的好成绩。
慧眼识材
竞技体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运动员往往是自小开始体育训练。每年少体校都会开展两季的选材工作,到全县各乡镇中小学为体育项目挑选合适的学生。
“不同的项目,对身体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尤溪县少体校校长陈钢介绍。跆拳道、击剑、篮球等对身高、爆发力、灵敏度、弹跳力、甚至上下身比例等都有要求,好的选材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
今年七年级的陈星梦小学阶段就由校体育老师推荐,参加了选材测试。立定跳远测试爆发力,立定三级跳测试协调,短距离往返冲刺测试身体的灵敏性和速度素质,陈星梦在一系列测试中表现突出,被陈钢看中,将其招进少体校跆拳道队。
然而,初入跆拳道队的陈星梦并未对跆拳道上心,训练积极性不高。“那时陈星梦在校田径队,但成绩一般。”陈钢看出了陈星梦对自己练体育是否合适感到不确定,“我以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她相信我,只要认真练,一定能在跆拳道项目上取得好成绩。”
至此,陈星梦才专心投入跆拳道训练中,并在三明市第八届运动会少儿组跆拳道比赛上,夺得女子乙组47公斤级的金牌。今年又在市少年儿童跆拳道锦标赛上拿到女子乙组52公斤级的金牌。
“在场上唯一的念头就是要赢。”陈星梦回忆起在赛场上的状态说。坚定的信念和强硬的作战风格几度让对手失去信心。
“性格也是教练选材时的关注点。陈星梦属于比赛型的运动员,在场上出手果断,有一股狠劲儿。”陈钢说。运动员不仅具备良好的体能和技术储备,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这就要由教练员在训练中充分挖掘出来。
选出的苗子并不局限在县少体校训练,条件符合的学生也会被输送至市少体校。为了更好地将优秀的苗子输送到更高平台,县少体校持续跟踪了解市体校现阶段缺少的项目人才,点对点进行输送。2023年共输送34人次到市少体校就读。
勤训不懈
尤溪县少体校现有在训生500多名,设有跆拳道、武术、田径、羽毛球、足球、篮球、射箭、游泳、体育舞蹈、围棋等项目,采用“一集中”的训练模式,即学生的训练集中在体校进行,文化学习则在各自学校完成。
“周一到周五我们会利用学校体育兴趣班的时间,由各项目教练到各个学校为学生训练,节假日再开展集中训练,不耽误孩子们的课业时间。”县少体校副校长田玲说。
孩子们日复一日的训练、难免磕碰的伤痛,还要平衡学业与训练。到了训练阶段,光靠先天身体素质还不够,学生们还要有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质,家庭的支持更不可或缺。作为跆拳道队的教练,陈钢每年都会组织跆拳道项目家长会,和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情况,明确训练课程,让家长深入了解竞技体育,支持孩子。
除县少体校的学生,教练们还要关注输送到省、市少体校的学生。“在省、市少体校,学习、训练、住宿都在一个地方,三点一线的生活,有些学生会坚持不下去。”陈钢说。竞技体育的残酷意味着艰苦的训练可能得不到结果,教练们会与省、市体校保持沟通,了解学生情况,鼓励孩子们坚持到底。
为了补充少体校的短板项目,县少体校与城区各中小学校配合开展下校教学,并与有资质的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利用社会办学力量,设立校外训练点,吸纳35名优秀学校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教练员成为少体校各项目外聘教练员,壮大教练队伍。
“体育训练是枯燥无味的,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需要一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陈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