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沈城:科协力量广惠民
2024-09-19
作者:王 琨 通讯员 林俊杰 文/图
来源:三明日报

福建省科技特派员陶永新(右一)田间指导食用菌栽培

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及硕博士研究生在尤溪红茶科技小院开展的试验田地

引智平台有活力

连日来,尤溪县科协副主席邵良正在准备相关材料,指导尤溪县天草菌物种业有限公司申请成立市级专家工作站。

“食用菌是尤溪的重要富民产业,目前,有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及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食用菌专家,定期到尤溪进行相关研究和技术指导。”邵良介绍,“希望通过成立专家工作站,搭建食用菌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联系的桥梁,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助推尤溪食用菌产业再上新台阶。”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普活动有声有色、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被省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翻开过去的成绩单,尤溪县科技工作成绩斐然。

尤溪县组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尤溪县“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尤溪县科学技术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依托下属13家学(协)会和乡镇科协,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协作配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尤溪也成为省科普示范县。

去年8月,谢华安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尤溪揭牌成立。工作站以院士为科技领军人物,会聚和培养了再生稻、杂交水稻制种等学科带头人,开展水稻产业发展制约瓶颈技术的协作攻关,推动全县建立百亩以上再生稻示范村8个,建设万亩水稻制种基地,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33万亩左右。

尤溪拥有红茶科技小院、柑橘科技小院,是全市唯一拥有两家科技小院的县(市、区),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硕博士研究生长期入驻小院,重点研究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目前,红茶科技小院构建了尤溪红茶品质成分的指纹图谱数据库,鉴定出410种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进一步完善了尤溪红茶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被中国农技协授予“十佳科技小院”称号。柑橘科技小院立足于脐橙栽培技术问题,筛选适合尤溪的栽培品种,同时研发配套关键栽培技术,改变了尤溪柑橘品种结构单一的问题,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广泛发动科普兴

尤溪建设了3家福建省“科创中国”博士创新站。来自福建理工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的博士生,分别入驻福建鑫森合纤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尤溪久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博士创新站,对接企业科研和产业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此前,在尤溪县农学会的建议下,县政府出台全县首个扶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专题文件,加快推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在全县掀起了杂交水稻制种热潮。2022 年,尤溪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级制种大县”。

每年9月的全国科普日都是科协工作的重头戏。近年来,尤溪精准发力,针对青少年、农民、工人、老年人等群体,定制“科普大餐”。组织承办省市青少年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无人机竞赛等;发挥校外科普资源作用,协调全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尤溪,组织“科学家来啦”八闽行活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参与学生数超15万人次;开展以赛促学促训,组织申报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项目81个,共有12个创新成果获奖。

尤溪县科协下属有13家协(学)会,各协(学)会围绕农业生态保护、绿色生产、卫生健康等内容,开展各类科技志愿服务。据统计,尤溪县食用菌协会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300多人次,尤溪县林学会开展无人机测绘、竹林基地建设、良竹壮苗培育等“点单送餐”科技服务活动60多场次,尤溪县农学会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70期6188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24期2.4万人次。

发挥科协力量。沈城尤溪积极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高质量发展,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同时,加强科技志愿者队伍和科普品牌建设,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送到更多群众身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