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丨福建尤溪桂峰村:古村“丰”景引客来
2024-10-11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国庆假期,时值尤溪县桂峰村第九届晒秋节,古村游人如织,共赴一场晒秋之约。

假期首日,桂峰村游客量达3000多人。游客徐莹从福州自驾来此游玩,跟随导游的步伐一路参观蔡氏宗祠、楼坪厅大厝、玉泉书斋等古民居,聆听古村的悠久历史。“网上说桂峰是福建版‘小婺源’,我很早就计划了这次旅行,这里山清水秀、古色古香,很出片,不虚此行!”徐莹特意换上苗服,请当地摄影师拍摄了一组写真照片。

桂峰村一角。黄功兴 摄

桂峰村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素有“山中理窟”“云霞仙境”之美誉,是全省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近年来,当地坚持保护发展并重,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于2018年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晒秋是当地的传统农俗,开始于每年的秋分时节,结束于12月底。登上观景台远眺,丰收美景尽收眼底——屋檐下,村民们挂起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晒架上,铺满稻谷、南瓜和红辣椒等农作物。“我们于2016年起连续举办晒秋节,如今晒秋已经成为村里的一张旅游名片。”村干部蔡文明告诉记者,今年晒秋开始前就有许多游客通过微信、电话咨询。

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在桂峰村非遗美术馆,一场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办的“大手牵小手美术作品展”正在举行,剪纸、绘画、篆刻等作品吸引游客驻足。其中,闽侯县剪纸传承人吴美琴创作的桂峰系列剪纸作品大受欢迎。吴美琴用60多天时间,创作出一幅长达15.39米的剪纸作品,桂峰八景、后门山大厝等古建筑、“蔡氏”民俗文化、朱子文化和红色文化等皆在作品中体现。

乡村游火了,村民的腰包也更鼓了。在桂峰村石印桥旁的熹山汉服馆,游客排起了长队。店主蔡绩2022年从厦门返乡创业,开起桂峰首家拥有门店的旅拍馆。“我租了一整栋古民居,一楼作为旅拍馆,提供化妆、服装出租、摄影跟拍、后期修图等服务;二楼作为民宿,有5间房间7个铺位。”蔡绩说,国庆假期苗服旅拍最受欢迎,店里每天都有几十位客人,民宿也基本住满了。

“我父母经营时积累了很多老客户,去年我和丈夫回来接手了老店,还是使用柴火灶纯手工制作,和原来一个味道。”桂峰村百年豆腐坊店主蔡月芳一边从桶里给客人打捞白嫩细滑的豆花,一边笑着说。蔡月芳夫妻俩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做豆腐,假期更是忙碌,一天要磨50多公斤豆子,卖出上百碗豆花,真空包装的卤香干更是“网红”产品,每天都要通过快递寄到全国各地。

近年来,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桂峰村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生态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诸多荣誉。今年上半年,桂峰村接待游客18.6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近6000万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