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妹教小朋友们剪纸。
黄世在(台上左二)在“三下乡”活动中表演小品。
年终岁首,社区举办公益活动、孤寡老人需要探望、邻里小难题亟待解决、年节的文艺活动怎样策划……操心的大爷、暖心的邻居、热心的大妈、文艺的小哥,轮番上阵。在尤溪,就有这样一群人,以凡人微光照亮他人,以助人之心传递温情,为家园添彩。
“管得宽”的身边人
“老郑,这儿的下水道好像堵了,能帮着向社区反映一下吗?”“老郑,等会儿有空帮我搬一下东西吗?”一大早,趁着天气好,郑荣传出门散步,路上居民看到他便热情地打招呼,有需要的向他寻求帮助。
今年68岁的郑荣传是一名老党员,40多年党龄,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年轻时,他住在水南社区,就在河边。有一次遇见两个小孩在青印溪嬉戏时因体力不支溺水,他水性好,便先下河将两名小孩托起,并向岸上其他人呼救,才把孩子救起来。此后,郑荣传格外注意河里的情况,生怕再遇到小孩溺水的情况。多年来他先后救下6个溺水的孩子。
后来,郑荣传搬至北门社区,善举并没停止:看到对面的老大爷骑摩托车转弯时滑倒在地,他立即过去将人扶起,送回家里休息;发现路口有一截建筑螺丝裸露在地,有人路过没留意被绊倒,他便去借了铁锤将钉子敲进去打平;社区居民老叶在家跌倒,立马联系老郑,老郑立即联系医院,并帮忙将老叶抬到楼下,老叶出院后,也是老郑帮忙将其抬上楼。“我就想着搭把手,能帮则帮。”郑荣传乐呵呵地说,“都是些举手之劳。”
退休后,郑荣传闲不住,被北门社区“招募”为居民小组长。他负责的小组片区有200多户居民,是尚未加装电梯的老小区。每到反诈宣传、法治讲解的时候,郑荣传就要一层层爬楼入户宣传。每逢中秋、端午、重阳等节日,郑荣传总是第一个响应,帮助社区包粽子、慰问老人。社区有脏乱的地方,也是第一个参与到打扫行列中,在他的带动下,附近邻居也一同参与到卫生整治中。
家住南溪社区的余万洪也是社区居委会的好帮手。人口普查时,南溪社区工作人员人手不足,余万洪利用吃饭休息时间,逐户上门将负责的片区内住户进行登记,共走访1600余人。他还是南溪社区的稽查员,负责对社区各种事务进行监督,并对社区公共设施、环境等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问题。
“作为一名党员兼退伍军人,帮助别人是我的义务。”余万洪说。邻居孩子没人接送,余万洪便帮忙护送。楼上住户不会换灯泡,余万洪买来灯泡帮着替换。大妈买了米扛不上楼,余万洪二话不说帮着扛上楼。“不只是我,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也是应该的。”余万洪说。
用专长传递温暖
吉他弹唱、架子鼓合奏、非洲鼓表演……1月1日,在尤溪县朱子古街,一场“庆元旦·迎新春”专场音乐会激情开演。这场活动的总策划是县音乐家协会电声乐分会负责人黄世在。
黄世在身兼数职,是尤溪县青年夜校的吉他老师,也是老年大学的非洲鼓老师,还是县里派驻梅仙镇的文化特派员。
“我热爱音乐,想要让文艺活动在全尤溪铺开。”黄世在说。2002年,黄世在还是初中生,在一次活动中,看到台上的表演,被深深吸引,尔后开始学习音乐。2009年,黄世在回到尤溪,对音乐的热爱,让他逐渐在尤溪县文艺圈活跃起来。
县里组织全县职工大合唱活动,两天时间要排60首歌,时间紧任务重,黄世在接下这个任务。“歌曲基本都熟悉,主要困难在同一首歌存在合唱版本不一样的情况。”黄世在说。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县内多支队伍都选择合唱,但各队的安排不同,就要根据不同队伍的情况进行编排。黄世在记下每个版本的前奏间奏,谱子到手立即排练,顺利地完成任务。
不论是做总策划,还是充当节目里的角色,黄世在都认真对待。“2024年第三届考亭论坛在尤溪举办,我负责古琴音乐会和朱子祭祀大典的民族鼓表演,虽然只是一个小角色,我始终保持十分的热情来参与。”黄世在说。几年来,他已在全县范围参演了超过300场的民族鼓、吉他、小品等文艺活动。
尤溪县东城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还邀请黄世在结合小学课本内容,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结合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大自然的声音》课本内容,我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音乐课,用音乐带孩子们感受森林的世界。”黄世在说,“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人们送去快乐,我感觉到幸福。”
70岁的吴冬妹同样是东城小学的编外老师。吴冬妹是老年大学剪纸班的班长。2023年起,为帮助无法及时接送孩子放学的家长,她参加了尤溪县老年大学开展的大手牵小手助教活动,每周为东城中心小学开一节课后延时剪纸课。春节临近,吴冬妹以福字为主题,创作窗花、生肖画像等剪纸作品,送福字剪纸到各个社区。“虽然年纪大了,但能为大家添一份‘剪纸红’,心里十分高兴。”吴冬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