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广西宾阳:炮龙舞动逾千年 传承中创新
2025-02-08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广西宾阳:炮龙舞动逾千年传承中创新

2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80后”炮龙制作师傅陈新昆展示他制作的炮龙。该炮龙采用了国潮画风龙鳞、飘逸流线造型侧脸、手电筒龙眼等创新制作技法。宾阳舞炮龙习俗起源于北宋年间,是壮、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每逢中国农历正月十一,全县将有逾百条炮龙飞舞腾跃。近年来,宾阳县积极打造炮龙文化品牌,炮龙本体及相关衍生产品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2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80后”炮龙制作师傅陈新昆演示手电筒龙眼。该炮龙融入陈新昆的个人创意及客户需求,采用了多种创新制作技法。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2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80后”炮龙制作师傅陈新昆制作的夜光炮龙在大街上巡游。该夜光炮龙添加荧光粉,白天吸收光能后可在夜间发亮。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2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街头展示的一条炮龙吸引儿童举起把玩。临近一年一度的宾阳炮龙节,宾阳县内的节日气氛愈加浓烈。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2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儿童手持迷你炮龙逛街。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2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南街一家咖啡店,店主林嘉为顾客制作“炮龙拿铁”,该拿铁咖啡可品尝出炮龙节现场的硝烟味。每逢中国农历正月十一,宾阳县将有逾百条炮龙飞舞腾跃,炮龙文化在当地深入人心,炮龙本体及相关衍生产品也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2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南街一家咖啡店,一名顾客展示自己买到的“炮龙拿铁”和迷你炮龙。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2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南街一家炮龙文创产品店,两名顾客头戴该店的“龙咚锵”炮龙棉帽自拍。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2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南街一家炮龙文创产品店,顾客与炮龙合影。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2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南街一家炮龙文创产品店展示的小炮龙吸引顾客。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