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勤劳双手养出“致富鸭”
2025-03-27
作者:肖 丹 通讯员 陈海冰 肖丽萍
来源:三明日报

M18骡鸭

郑辉清、周美云夫妇给鸭子体检。

3月25日,在位于尤溪县西城镇联建村大池水库附近的一处鸭棚内,郑辉清正与妻子周美云一起给鸭子喂食。两人一边发出“喽喽”的召唤声,一边娴熟地抓起盆中的饲料,挥手一撒,群鸭争先恐后抢夺食物。一时间,鸭棚内“嘎嘎”声此起彼伏,热闹不已。

“这群鸭子是今年元旦从四川坐飞机运过来的,有1500只,每只25元。”郑辉清说,他与妻子都年过五旬,并且都有肢体残疾。历数半生,两人携手从事过理发、裁剪衣服、经营便利店和开办木材厂等行业。

“1993年,在朋友建议下,我与弟弟合作,投入四五万元养了几千只花边鸭和麻鸭。但因缺乏养殖经验,又不熟悉销售渠道,最终亏损了。后来,我就在镇上开了一家便利店。”郑辉清说。

2007年,经与妻子商议,郑辉清决定重拾养鸭事业。通过到莆田、福州和广西等地的养鸭基地参观学习,夫妻俩系统了解了鸭子的生活习性、饲养管理技术以及销售门路,在联建村内一处水源充足且空气佳的地段建起了2个鸭棚,并从川渝一带采购了上千只饲养耐粗饲、生长快、体型大且肉质好的M18骡鸭。

为助力郑辉清夫妇创业,尤溪县残联组织工作人员上门为他们讲解了残疾人小额贷款贴息补助、省市就业创业资金扶持等系列惠残政策。“鸭子养到5至7个月时就能产蛋,到时可以直接销售种蛋,也可以将蛋孵出鸭苗后再销售。因鸭苗售价高于种蛋,我就贷了10多万元买了全自动现代化禽苗孵化机。养上千只鸭一年得投入近20万元,因此我也背上了一笔债务。幸好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我享受到了3万多元的创业补贴,以及5万元的贴息贷款。”郑辉清说。

鸭子一生病,夫妻俩便寝食难安。为了让鸭子少生病,两人就定期给鸭棚打扫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饲料残渣,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还在圈舍铺上谷壳,以利于鸭子夜间休息。

“平常,我会联系镇上的兽医定期给鸭子打疫苗。每年,制药厂的技术人员也会到鸭棚来了解鸭子生病的情况。若遇到解决不了的病症,我就把病鸭寄到制药厂,让技术人员分析病因,再对症下药。”郑辉清说,经过精心照料,九成鸭子能正常下蛋,产蛋高峰期能维持4个月,其间每天可收获1000多个鸭蛋。

“通常28天就能孵出鸭苗,而在孵蛋期间,我们得严格控制孵化机内的湿度和温度。不仅每天要给蛋洒水,每隔5天还要对每一枚鸭蛋进行照蛋检查,若看不到蛋里头的红丝网状,这个蛋就坏了。”周美云说,最初因经验不足导致孵蛋失败,损失了3万多元。

借助互联网及时关注养鸭市场行情是夫妻俩的日常工作。“桂柳牧业集团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会发布鸭苗、种蛋的报价,我们就以此作为定价标准。2020年,养鸭市场整体态势转好,莆田等地客户都抢着要品质好的鸭蛋、鸭苗。去年,扣除养鸭成本后,我们可以赚到七八万元。”周美云说。

靠着勤劳的双手,郑辉清与周美云撑起了一个家,养大了3个儿女。如今,虽然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夫妻俩依旧忙着经营养鸭事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