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卢根澍: 新警初长成 青春正精彩
2025-04-11
作者:肖 丹
来源:三明日报

卢根澍(左)与同事查看卷宗。

不久前,作为新型警务装备人才培养对象,卢根澍被推选到福建警察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警航培训班学习。

“基层民警除了在团队合作、法律知识、体能训练等方面加强提升,更要充分发挥新技能、新设备在巡逻防控、日常警务等工作的应用效能。因此,参与此次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B2驾驶执照培训,将有助于我今后开展侦查、巡逻和抓捕等工作。”“00后”卢根澍是尤溪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的一名民警,3月26日,还在福州接受培训的他接受了笔者的电话采访。一谈及从警后的生活,他兴致勃勃地打开了话匣子。

1988年,卢根澍的外公甘秋化时任尤溪县公安局西滨派出所副所长,在一次案件侦查途中遭遇车祸,不幸牺牲。他妈妈和舅舅以外公为榜样,接连走上了从警路。

“小时候,妈妈一想念外公,就会给我讲外公以前帮助东家寻找家畜、帮西家调解纠纷等的故事。还有人以‘追溯英烈’的名义来家里慰问。那时,我就觉得当一名警察是件很光荣的事。而我爸爸也是民警,因他和妈妈在不同的乡镇派出所工作,我就在派出所度过了童年。”卢根澍说,耳濡目染下,他滋生了当警察的念头。

2020年,19岁的卢根澍如愿考上福建警察学院。其间,他到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列西派出所实习,因为帮助群众找回遗失物品,收到了人生的第一面锦旗。2024年1月,他参加公安联考,并于同年7月到尤溪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任职。自此,他承接父辈的接力棒,续写三代从警的故事。

去年12月9日,在城区一路段,一名女性摔倒在路上动弹不得,一名幼儿在其身旁啼哭不止。接到报警后,卢根澍赶至现场将人连同孩子一起送到县医院急诊室,并联系其丈夫到场陪护。

“正当我们在医院与女子丈夫对接时,又接到一起警情,有群众报警称家人失联。通过走访等方式,我们在一家宾馆附近找到了这名已处于晕厥状态的失联人员,并紧急送往县医院急救,全程历时1个多小时。”卢根澍说,基层民警在短时间内处理两三个警情是常态,“处理完这起警情后,我又顺道去了解那位摔倒女性的就诊情况,结果发现她丈夫不会填写相关就诊登记表,我就全程陪着给处理了填单以及与医生沟通等事宜。”

“群众在无助的情况下选择报警,说明他把民警当成了最信任的人。因此,我们不能辜负群众的期待。”抱着这样的信念,在城关派出所担任民警不到半年间,卢根澍通过联动镇村红枫调解员等社会资源,积极处理邻里纠纷调解、巡逻防控、服务群众等工作。其间,他还因与同事合作帮助群众找回行李箱等物件,相继收到2面锦旗。

此前,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报警,称在前往医院途中与患有智力障碍的儿子走散了。卢根澍一边安慰着急的老人,一边开着警车带着他在经往医院的路段来回寻找,最终在一处不起眼的房屋角落里找到了人。“当时,老人松了一口气,拉着我的手连声道谢。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很开心!”卢根澍说。

虽然在派出所没有惊心动魄的抓捕、处理剑拔弩张的大案要案的经历,他坦言:“因我自小在派出所长大,从小就看着派出所里的叔叔阿姨们24小时值班备勤,办实小事,做细琐事,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和保障人民安全。所以,在正式成为一名民警前,我就已经做好了心态和职责转变的心理准备。”

“我曾办理过一起盗窃案件,因事发现场偏僻又没有监控,迟迟找不到有效线索,这让我寝食难安。由此,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警,我在技能提升、心理调适、实践经验积累等方面仍需多加磨砺。我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力争上游、勇创一流,完成从新人到骨干的转变,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人民警察。”卢根澍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