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2025福建省“艺术点亮乡村”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尤溪县半山村、下村村等地。中央和省、市、县媒体记者,以及采风作家共同开展行进式、蹲点式采访采风,挖掘当地在艺术赋能乡村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创新实践。
从尤溪县城出发,沿着G235国道驾车约20分钟,便能抵达有着“半山半水半月岛”美称的梅仙镇半山村。
梅仙镇副镇长陈燕介绍,“半山蝶变”缘于选出了好班子、好“班长”。十年前,刚从大校旅长岗位退下来的林上斗担任半山村党支部书记,组建起一支“低得下头、弯得下腰、动得了手”的先锋模范队伍,开启了“党建引领、产业强村、机制创新、文化铸魂”的乡村振兴之路。
随后,半山村积极推行“三诚”文化、孝道文化,开展文化赶圩,引进文化人才,推动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跃上新台阶。2018年,黄艳红在自家民宿推出全村首家无人值守小铺,如今这样的小铺已增至8家,时鲜果蔬、零食饮料、多肉盆栽等商品一应俱全,从未发生物品丢失的情况 。
游客到了半山村,新知青艺术公社是必到的打卡点。2020年,二胡演奏家洪纬和舞蹈家周青被淳朴的民风和特色古民居吸引,从杭州来到半山村,成立新知青艺社,开展影视、音乐、舞蹈等艺术创作,进一步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仅如此,新知青艺术公社还为半山村和外面的年轻人架起了一座桥梁,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青年艺术家陆续来到半山村,开展艺术助力乡村文明振兴的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以乡村为家,以文艺为媒,搭建起年轻人与乡村的桥梁,带动当地村民积极参与,将艺术慢慢融入村民生活,把文艺的种子播撒进半山孩子心中。”周青表示,希望通过大家的接续努力,让艺术持续点亮乡村。
走进下村村,绿意萦绕,风景如画。近日,尤溪县城关镇下村村知青文化园开园,吸引众多老知青回村打卡。
下村村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的重要驻扎点之一,留存着大量当时的标语、用具、照片和文集。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知青文化,当地着力打造多功能知青研学田园度假综合体和非遗体验馆等项目,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当天下午,在下村村知青影院,福州音梦电声乐队正开展电吹管演出,激扬的《红歌连奏》仿佛把现场群众带回了那艰苦奋斗的岁月。该乐队成员都由老知青组成,知青文化园建成后,他们便来到下村村康养,将音乐爱好融入村民生活。“文艺演出非常好,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大家都很欢迎。”村民姜玉如说。
文化艺术暖人心,促发展。一路聆听一路采访,采访组记者深有感触。“文艺熏陶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当地村容村貌和精神面貌都很好,我们实地走访、对话采访、座谈交流,争取挖掘三明‘艺术点亮乡村’的动人故事。”福建日报记者林清智表示。(全媒体记者 吴文凯 尤溪记者站 吴振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