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喝酒会让人越喝越抑郁?厦大团队揭秘
2025-06-27
作者:佚名
来源:东南网

为什么喝酒会让人越喝越抑郁?厦大团队揭秘——

基因缺陷可能让人更易“借酒消愁”

东南网6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借酒消愁愁更愁”这句老话,如今有了科学依据。医学研究发现,长期酒精摄入(酒精成瘾)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同时,抑郁患者长期饮酒会进一步加剧抑郁状态。这种“越喝越愁”的现象,背后藏着关键的分子机制。

近日,厦门大学医学院张杰教授、冷历歌教授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袁逖飞教授在精神疾病研究的国际顶尖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研究论文。他们发现,大脑中负责情感调控的一个叫“杏仁核”的脑区中,一种名为Menin的蛋白质,会通过影响神经信号传递,让酗酒者陷入抑郁。这项研究不仅解释了“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原因,还找到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张杰教授介绍,研究团队用小鼠做实验:让它们自由选择喝水还是酒精,在长期的酒精暴露的情况下,有一部分小鼠会逐渐酒精成瘾。就像人们在喝酒的过程中,经常性的喝酒会逐渐成瘾。结果发现,高酒精偏好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进一步检测发现,这些小鼠大脑杏仁核中的Menin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这提示Menin蛋白可能是连接“酗酒”和“抑郁”的关键因子。

为了弄清楚Menin的作用,研究人员特意降低了小鼠杏仁核中神经元的Menin含量,结果显示,当抑制神经元中Menin蛋白水平时,小鼠酒精偏好增加,更爱喝酒,并伴随着显著的抑郁样行为。深入研究发现,Menin就像一个“基因开关”,能直接结合到GAT1(一种负责清除γ-氨基丁酸的转运蛋白)的基因上,促进其表达。当Menin减少时,GAT1的产量下降,导致大脑中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堆积,神经信号传递失衡,最终让小鼠“越喝越抑郁”。

张杰教授说,研究团队还在人群中发现,携带Menin基因特定突变(G503D位点突变)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携带同样突变的小鼠也表现出更高的酒精偏好和抑郁行为。这也暗示了携带这个基因位点突变的人更容易酒精成瘾及发展成抑郁。“这说明:酒精成瘾和抑郁共病可能与遗传有关,研究团队也正在开展人群中该基因突变的筛查;修复Menin—GAT1这条信号通路,或许能同时改善酗酒和抑郁。”他说。

这项研究首次明确了“酗酒→抑郁”的神经通路:Menin减少→GAT1不足→GABA堆积→情绪调控失常。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新的治疗方向:如果能通过药物激活Menin—GAT1通路,就有可能同时降低酒精依赖和抑郁症状。

研究团队也提醒公众:长期情绪低落的时候喝酒看似能“解愁”,实则会破坏大脑的情绪平衡,让抑郁更严重,不仅不能缓解负面情绪,反而会进一步加重,“以酒浇愁”不可取,科学干预才是正道。

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厦门大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和支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