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链接青春的价值——尤溪青年夜校火热背后
2025-07-07
作者:罗 姮
来源:三明日报

围桌式学习,让课堂更欢乐。

水彩课上,学员们在观看老师示范作画。

学员在练习古琴。

眼下,第二期沈溪青年夜校的各个课程正火热进行。在广大尤溪青年眼里,夜晚早已超越了“休息”的定义,成为学习提升、链接青春价值的“第二人生现场”。

青年“夜间加油站”

作为团中央《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项目实施指引》的基层实践,沈溪青年夜校自2024年启动以来,逐步成为青年们充实自我、结交同好的交流平台。年轻人想学什么?课程内容如何设计?时间场地怎么协调?……在今年4月份第二期沈溪青年夜校筹备工作中,尤溪团县委就作足了准备。

结合首期学员反馈意见及教师资源等情况,尤溪团县委最终确定烘焙、古琴、拉丁舞、书法、网球等11门覆盖传统文化、运动健康、生活技能的课程,共招收学员180余人。

在场地布局上,沈溪青年夜校采用“主校+分校”模式,在以团属“青年之家”“沈溪青年夜校”半亩文化艺术园分校等阵地为依托同时,广招“青年夜校合伙人”,将课堂延伸至文化宫、个人艺术工作室、运动场、健身房等不同场地,形成“招募、打造、服务、宣传”四位一体功能。

新增设的烘焙课是本期青年夜校的“爆款”。“由于场地有限,烘焙班只有6个名额,但报名人数近200人,最终只能按照报名时间顺序录取。”从事烘焙行业近11年的谢娟娟在城区经营着一家小有名气的甜品工作室,收到团县委的夜校开课邀请,她欣然同意。

在课程设计上,谢娟娟共开设4堂实操课,选取了简单易上手的戚风蛋糕、千层蛋糕、雪花酥等经典甜品,还结合本土特色尤溪红茶,教大家制作“尤溪红奶茶”,既传授了烘焙技能,又推广了家乡的茶文化。

健身教练欧阳欢欢则在健身房里开设了动感单车、踏板操等课程。这种精准对接青年需求的课程设计和灵活的场地安排,让青年夜校成了名副其实的“夜间加油站”。

探索公益联动圈

“正襟危坐,上身微微往前,现在我们开始指法练习。”张淑兰已连续两期担任夜校老师,她的古琴课设在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不仅免费给学员提供教具教材,还将课程与传统文化礼仪相结合。

“现在很多年轻上班族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大,弹琴能够修身养性,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张淑兰说。

“这次夜校开课,青企协不少成员单位给予支持,体现了青企协的社会责任感,让更多年轻人学习新技能,丰富兴趣爱好。”谢娟娟说。

这种公益联动模式带来了显著的双向赋能效应。“自助式选课”的学习方式深受学员欢迎。有学员课后自发组建练习群,促进了传播和交流;有学员在学满课程后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新方向,主动报名进行深入的练习;而支持夜校开课的商家则在公益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员转换,扩展了自己的客户群体。

“夜校所有教学都是纯公益的。”尤溪团县委书记曹宝荣说。团县委正联合县文联、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单位,在第三期青年夜校筹备工作中探索“公益+”模式,保证青年夜校活动开展可持续性同时,为城市夜间经济注入文化内涵。

青春绽放 看见赋能

今年是林颖从福州来到尤溪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在参加夜校前,我的生活就是‘宿舍—单位’两点一线,十分单调。青年夜校的开展,让我在艺术熏染间找到了全新的归属感。”林颖说。在单位,她还兼任团支部书记,接到夜校开班通知后,便积极动员同事一起参加。

“夜校的报名十分火热,今年在通知发出的第一时间,我立刻报上了心仪已久的古琴班。”林颖说。加入古琴班后,她不仅学会了弹奏自己喜欢的曲目,还与同事们组成了“练琴搭子”。

文化馆工作人员王榕香则在青年夜校实现了“兴趣突围”。她从零基础学习古琴,到最终能够登台演出。在书法课上,她不仅提升了书写技能,还将所学用于创作作品——为闺蜜撰写婚书、过年将亲手写的春联送给亲朋好友、参加县里各色书法展示活动。“夜校的课程让我感觉像回到了学生时代,这种学习的快乐难以言喻。”王榕香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青年们将在夜校所学反哺社会。在今年1月由尤溪县民乐协会古琴专委会举办的古琴音乐会上,就有4名夜校学员参加演出;谢娟娟的烘焙课结束后,学员们主动推广尤溪红茶,成为家乡茶文化的传播者;县里各个书法活动,都有夜校书法学员的作品参展……这种“学习—实践—展示”的闭环,正是尤溪青年夜校的特色之一,让更多优秀的尤溪青年从课堂走进公众视野。(尤溪记者站 罗 姮 文/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