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丨康林新风引
2025-07-28
作者:刘建光
来源:三明日报

村里的助老活动

在尤溪县洋中镇,有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康林村。如今,闲置地摇身一变成公园,菜地巧妙化为花园,一房一故事,一厝一风格,一幅乡风文明的画卷铺展开来。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村里的“领路人”——康林村党支部书记陈兴桥。

时间回溯到2015年,彼时的康林村,村集体收入微薄,人气也不旺。恰逢这一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尤溪县大力推行“人才回引”工程。时任老支书陈友令看中了在外经商多年的陈兴桥,动员他回村竞选村干部。

面对老支书的热忱邀请,陈兴桥怀揣着“服务乡亲,改变康林”的想法,毅然将远在江西的产业托付给妻子打理,回到康林村,最终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陈兴桥带领村干部探索“一引领三带动”发展模式。他深知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根基,四处奔走,积极争取资金,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相继完成了水保公园、休闲步道等项目建设,让康林村通上水泥路,村民家门口亮起路灯。其中,村道拓宽工程面临诸多难题,资金有限,且村道两旁遍布村民的蘑菇房、烤烟房、食杂店等,估算下来近4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占了项目资金预算的四分之一。一时间,“路恐怕修不成了”的说法传开了。

“康林村要发展,这条路必须得修!”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陈兴桥提出了看似难以完成的零补偿征地方案。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他耐心阐释修路对于村子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承诺路修好后,村里必定能通上公交车。会后,他发动村干部、老党员分片区、挨家挨户作动员工作。

在他带动下,其他村民纷纷行动起来。此次拆迁面积达700多平方米,村民们分文未取,真正实现了拆迁零补偿,工程得以顺利完工。如今,6米宽的村道平坦通畅,村里通上了公交车,每天有5个班次往返,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成为历史。

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陈兴桥同样不遗余力。他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通过“三园”规整等一系列工程,精心打造出“稻有季、菜轮种、花无期、水常清、民乐居”的多彩康林。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电话:0598-8767156

举报邮箱:yxxwwcn@163.com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2810号

闽公网安备350426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