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供蜂蜜加工厂全自动包装生产线
“这次订单200公斤发往山东、100公斤发到浙江、100公斤寄到厦门……大家分好品类打包!”7月28日,在尤溪县溪尾乡枣坑村的福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内,村党支部书记黄天慧正和社员们一起打包村里的特色产品——“尤供福蜜”。
依托自身林地资源、优质蜜源及蜜蜂养殖户群体,2024年9月,枣坑村党支部在溪尾乡党委政府及县供销社的引导下,精准锚定全县年产800吨的蜂蜜产业,在实践中探索一条党建强、产业兴、村民富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探索多种合作经营模式
枣坑村位于尤溪县溪尾乡西北部,有枣坑、草洋峡、郭竹山3个自然村,林地面积10597亩,占全村总面积的91%。
如何让优势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早在2009年,枣坑村党支部便以林权改革为突破口,试点成立尤溪县群利林业专业合作社,将村民利益与林业发展深度绑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目标。
“以林业合作社为载体,前些年村里尝试从单一林木种植向‘林业+蜂业’复合经营发展。在林地间套种山乌桕、桂花等蜜源植物2350亩,这种‘林木成材—蜜源供给—蜂产品增值’的复合收益模式,为如今的蜂蜜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天慧介绍。
2024年9月,由溪尾乡党委政府主导、供销社定点扶持的助农增收项目——尤供蜂蜜加工厂开工建设,厂房内配置蜂蜜低温浓缩、加工包装两条生产线,引入专业化检测设备实现全流程质量管控,总投资230万元,于今年6月底完工验收,包装线每小时灌装能力达300瓶。
以此为契机,枣坑村组建了“福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供销社”合作经营模式,积极吸纳村内蜜蜂养殖大户,整合全县蜂蜜资源,在构建优质蜜源供给体系的同时,创建品牌“尤供福蜜”,并获得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成为全市首家获得蜂产品类SC认证的合作社。
“有了SC认证,我们蜂蜜产品的销售渠道就不仅仅局限于蜂农个人销售,还能进入企业电商橱窗、线下实体店及各大商超。”黄天慧说。
产业发展有盼头
黄文炳是全村首个加入“福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蜂农。今年,他在深山里放了80个蜂箱,共收获1000多公斤夏蜜,被合作社悉数收购。
“我养蜂8年了,头一次卖得这么干净,纯利润能有2万多元!”黄文炳说,自己往年销售蜂蜜没有什么渠道,靠的就是赶集和老顾客推荐,通常“卖一半、剩一半”,余下的蜜只能再喂给蜜蜂。如今有了合作社的采购保障,他计划着明年再多养上几箱蜂。
“合作社收购蜂蜜是有标准的,首先养殖区必须远离村庄3公里以上,采购的蜂蜜要经过化验检测,确保没有农药残留。目前我们以收购县内的养蜂大户为主,已在西滨、梅仙等乡镇收购优质蜜源1万公斤。”黄天慧说。
7月初,尤供蜂蜜加工厂正式投产。溶晶、浓缩、过滤、灌装……在全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首批“尤供福蜜”顺利生产贴标。黄天慧也带上这批产品,开始跑销售。
产品质量有保证,销路自然不用愁。眼下,“尤供福蜜”已在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陆续上线销售,并成功对接夏商百货集团;此外,溪尾乡也积极参与扶持,紧抓沪明对口合作、山海协作等契机,与部分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投产20天,“尤供福蜜”已售出1000多公斤,销售额13万元。
“通过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加工与品牌化经验,目前我们蜂蜜定价每公斤120元,与过去相比整体提高近50%。预计这批蜂蜜销售额能达到120余万元,扣除成本,村财还能增收6万余元。”拿下“开门红”,黄天慧信心满满,“下半年我们将持续探索合作社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党员示范蜂场,破解蜂农分散养殖的技术与销售难题,在持续扩大优质蜜源供给的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链条高效运转。”